而等老妪进屋,中年赶忙冲老朱拱手致歉道。
“老爷见谅,家母若有冲撞还望老爷勿怪。”
“不妨事的。”
见老朱并无追究,中年轻叹口气,无奈说道。
“不瞒老爷,家父生前也是一生读书。”
“只可惜也与仕途无缘,蹉跎一生。”
“而且父亲也寄希望于在下,不惜倾尽全力也要供在下读书。”
“对此,母亲多有怨言。”
中年眸光黯淡,深吸口气后继续道。
“数年前父亲离世,在下于官学读书,也疏于侍奉家母。”
“因此。。。。。”
“因此,便也没打算让禹哥儿走在下和父亲的老路,没打算让其读书。”
“原来如此。”
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此老朱自然不好多说什么。
不过一旁的汤和却觉可惜,看向中年道。
“那孩子机灵的很,倘若读书应有所成。”
“即便不能考取功名,最后想来也不会无法度日。”
面对汤和的劝解,中年轻叹一声倒没有多言。
片刻沉默过后,老朱转念一想,顺势问道。
“你村中人家好似都不愿送孩子们到官学读书?”
“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有缘由?”
“嗯。。。。。”
见那中年似有顾虑般,半晌无言。
老朱转而笑道:“无妨无妨,小哥不愿说,老夫便也不问了。”
就在老朱说完起身,作势准备离去之时。
中年索性直接说道:“倒没什么不能说的。”
“只是谢老爷对在下一家皆是有恩,在下不敢妄言。”
“一定要说的话,便是村中族老与谢老爷都有往来。每年秋收之时,谢老爷都会高价收购我村粮食。”
“因此族老们对族中孩童蒙学,不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