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当即笑着摆了摆手。
“陛下年富力强,你我纵有司马之能,却无司马之寿。”
“况且陛下圣明天纵,何须顾虑你我两个老朽?”
“那你。。。。。”
见刘伯温满是疑惑,很是好奇的注视着自己。
李善长略微抬眸看了眼西南的方向,沉沉说道:“你我二人追随上位二十余载,为国出力有,争权党政也有。”
“可若无太上皇,我李善长最多不过凤阳一位教书先生。而你刘基或许好些,乃是青田一位远近闻名的财主。”
“你我二人虽于国有功,可却也难报太上皇知遇之恩。”
李善长说话的同时,刘伯温也跟着点了点头。
“至于当下,陛下继位。”
“对你刘伯温自不必多言,太子还未出世便拜你为师。”
“而胡逆一案,对我更是网开一面,甚至委以重任。”
“伯温啊,陛下恩情,你我如何来还?”
“确实如此。”
“确实如此啊!”
听到李善长这番话,刘伯温也是仰头长叹,连连认同。
只不过就在刘伯温只当李善长是要发一发牢骚,表一表忠心,没有什么具体报答君恩的行动之时。
却见李善长斟酌片刻,最终还是下定决心道。
“不久之后,我会请命前往安南治政。”
“我已年老,此去多半有去无回,必是要客死他乡。”
“可若是能为陛下安定安南民心,使民心归附,也算报答陛下了。”
“善长兄,你。。。。。”
不等刘伯温出声劝说,李善长抬手将其打断的同时,继续说道:“临行之前,我自会上书请陛下将刘琏改任吏部。”
“所以啊,伯温。”
“当下托你为李琪上书谋官,对你而言这笔买卖只赚不赔!”
“我并非此意,我是说你无需请命前往安南。”刘伯温语气焦急,赶忙说道。
“以你韩国公的功劳,足可告老还乡,安享晚年。”
“你又何必。。。。”
“若不以我前往安南治政,当下朝中还能挑选何人!”
“嗯。。。。。”刘伯温听后身体不由一僵。
正如李善长所言,待安南战事告终,还真没有比李善长更合适的人选派往吐蕃。
即便他刘伯温也不及李善长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