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行,乃为吐蕃百姓谋福出力,身死也算功德圆满。”
“还望将军给我等成就之机。”
“嗯。。。。。”
面对康仁此时所言,看着从其他各寺的僧首笑容淡然却很坚决。
此刻蓝守义虽不愿承认,但却也不得不承认。
自己好像错怪康仁这些僧首喇嘛了。
因在意寺院喇嘛之事,这几日蓝守义也曾仔细调查。
确如康仁所言,求真寺的那些个权贵的确欺压百姓,可康仁却也照拂了无数吐蕃百姓。
相较于康仁方才所言,些许喇嘛僧人不忍见佛寺乱象,避世清修。
而康仁他们却按下心头厌恶,在那些权贵之下尽力照拂寻常百姓。
两者皆不算罪过。
真要说的话,时局动荡,饿殍千里的情况下,野狗食人怕也不算罪过。
“请梁国公恩准。”
“请梁国公恩准~”
看着康仁等一众僧首齐齐出声,蓝玉默默看向一旁的蓝守义。
待确定蓝守义不再做声后,蓝玉方才出声道:“既如此,那便有劳诸位了。”
“只是吐蕃庙宇当兴苦修一事。。。。”
“梁国公放心!”康仁赶忙道:“我等以推举一人留下来,待天朝接管全境后,推行苦修。”
语罢,早已收拾好行囊的康仁等僧首冲蓝玉合掌躬身后,当即便动身朝昌华城的方向走去。
而看着这些喇嘛离去大步前行的背影,蓝守义愣了半晌,旋即喃喃道。
“义父,这些人。。。。。这些人。。。。。。”
“觉得他们做不出如此清正之事?”
“嗯。。。。。。”蓝守义顿了一下,旋即重重点头。
见他如此,蓝玉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而温声道。
“我大明军中士卒如何?”
“嗯?”
“你可知军中将官横行乡里,欺压百姓。陛下还为太子,尚未惩处勋贵之时,此事屡见不鲜。”
“那你说说,咱军中将士全都是坏种?”
“这。。。。。”
“总是有好有坏!”蓝玉轻叹口气,沉声说道:“淘沙始见金,就看是砂砾更多还是金子更多。”
“倘若寺院并无德行出众之人,三年前陛下绳治佛寺之时,便不是小惩大诫。”
巨大群体之下,其间必有蛀虫。
而且因政权、时代的不同,往往能够左右蛀虫更多还是良木更多。
可真要说的话,天生的良木少,天生愿作蛀虫的也不多,多的是被环境牵引着走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