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说话又是几个意思!”
“你急什么!”见谢成拍桌子怒吼,本就心烦的蓝玉也直接起身没好气道:“眼下不就是在想主意吗?”
“改土归流乃是恩旨,能惠及吐蕃寻常百姓。”
“若是得了这些百姓民心,我军只需派兵前往那十二城,甚至都不需前往,城中百姓自然会有民变。”
“除了城中守军,归顺我朝。”
“你这不是有主意吗!”
蓝玉闻言狠狠瞪了谢成一眼,语气愈发不悦道:“当下问题乃是如何让那十二城的百姓知我朝改土归流的新策,乃是惠及他们的恩旨。”
此时蓝玉甚至有些不愿和谢成废话。
这老小子一点忙都帮不上,还一个劲儿的催促向西南进军。
就当下情形而言。
哪怕池广平、康仁他们听到蓝玉所言,也觉得凭借民心收服吐蕃乃是上上之策。
可也正如蓝玉所言,如何让那十二城的百姓看到新策的好处,又该如何鼓动这些百姓举行民变,斩杀当地城中权贵。
“梁国公,若是命各地佛寺主持宣扬大明新策的好处,是否。。。。。。”
“不妥!”
康仁还未说完,蓝玉直接拒绝道。
“不妥,吐蕃佛寺多有乱行,召他们前来此地乃是要你推行苦修。”
“倘若给他们安排差事,岂不是要免他们欺压百姓的死罪?”
真要说的话。
蓝玉打心里想将吐蕃境内所有权贵喇嘛、各城权贵尽数斩首。
毕竟这些家伙都是些蛀虫,不趁当下刚刚收复吐蕃,大军尚在之时将他们彻底肃清。
待到将来,这些家伙必然要闹出更大的乱子。
再想严惩便是朝廷对吐蕃太过严苛。
要知道,此时这些吐蕃权贵身死,大可以将他们定为抵抗大明教化的纨绔之徒。
可若是将来再肃清吐蕃吏制,到时候便是朝廷对新收之地过于严苛,对吐蕃之民过于苛责。
“池大人!”
“将吐蕃王都附近田地、牛羊先行分发给当地百姓。”
“永平侯、臧布、乌藏哈,率领兵卒继续为王城百姓修缮房屋。”
“那还未归顺的十二城呢?”
听到谢成当即追问,蓝玉心中默默叹了口气,道。
“命颍川侯傅有德率领十万将士,前往西二十里的昌华城。”
“然此战不需速胜,只需率领十万将士驻守城外,整日操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