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后辈有为武将层出不穷,那便是稀释他们的兵权,稀释他们各家各府的威望。
虽说是私心,可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凡武将勋贵之家,其子纵然不才,也能承继其父军中威势之二三。
起码能让他们的子嗣从军之时,身后有先前追随过他们的武将在旁帮衬。
如此一来,即便自家儿子再怎么不中用,可能多少有些军权,能在军中站稳脚跟,后世其家也不至于任人欺辱。
还是先前那话,此行虽是将军中职位视作子承父业的私心一套,可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他们几人再怎么着也逃不过家族荫庇的恻隐之心。
“陛下。”
这点私心,众人自然不好明说。
冯胜想了想,眼神有些躲闪出声道:“正所谓穷文富武,想要从武怕是不易。”
“况且纵观古今少有读书读出来的千古名将,都是在战场上厮杀出来,一路摸爬滚打的明将。”
“即便要成立军校,也该从军中将官之间选定人选。”
“面向士子。。。。。”
冯胜轻笑一声,虽没有继续往下说,但意思也是明显。
而冯胜说完,邓愈紧跟着道:“陛下,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若是让那些个读书人领兵打仗,军中将士怕是不会信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末将也担心这些个读书人把三军将士带到死路。”
冯胜、邓愈二人说完,目光不由看向一旁的徐达、汤和二人。
显然他们二人也是想让徐达二人开口劝阻。
只不过。
不等徐达出声,老朱当即没好气道。
“标儿方才说的话,你们是一个字都没放在心上!”
“标儿何时说过科举选出人选后,便直接让这些读书人带兵打仗?”
“军校是干什么的,不正是让你们几个把多年行军的经验传授给这些学子的地方?”
听到老朱怒斥,邓愈、冯胜二人赶忙熄声,不敢多言。
见他们二人眼中仍有忧虑。
朱标轻咳一声,出声安慰道。
“宋国公、卫国公所言有理。”
“不过朕的意思,乃是从士子之中挑选有军武天份的人,从军中将官之中挑选出将才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