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时间的搜寻,天主教同盟发现除了爱尔兰以外,不列颠帝国内部竟然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可以煽动叛乱。
现在不列颠内部拥有明显独立情绪的只有爱尔兰,苏格兰,北美洲以及南非。
其中爱尔兰的独立情绪最高,也最好支持,所以天主教同盟便优先制定了[海岛基地]计划,通过该计划来煽动爱尔兰叛乱。
而在爱尔兰之后,独立情绪第二高的便是北美洲。
但是以天主教同盟现在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在北美洲煽动叛乱。
要知道,现在的北美洲可是有卡尔·兰开斯特和乔治·兰开斯特统治的,在他们两者的统治与清洗之下,天主教同盟在北美洲的布置已经被尽数清扫,根本无法煽动叛乱。
所以,在北美洲煽动叛乱并不现实。
而除了北美洲,在苏格兰与南非煽动叛乱也是不现实的。
苏格兰地区的独立情绪虽然高,但是那里是不列颠的核心统治区域,距离天主教同盟也太远,所以天主教同盟根本不可能支持苏格兰叛乱。
而南非地区的叛乱情绪虽然也很高,但是不列颠在南非实行的可是军政府统治。
在军政府的统治下,南非政局稳如泰山,只要不列颠不发生巨大的军事失败,那么南非叛乱绝对不可能有什么起色。
所以这么看下来,除了爱尔兰以外,不列颠真的没有一个可以煽动叛乱的区域。
面对这个残酷现实,天主教同盟在一番唉声叹气之后,只能被迫接受。
毕竟他们接不接受现实都摆在那里,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而在天主教同盟接受现实之后,他们决定将力量集中在[海岛基督计划]上,争取在爱尔兰引爆更大的叛乱,用一场大规模叛乱影响不列颠帝国的行动。
19:45
普鲁士
为了避免被不列颠彻底控制,普鲁士国王霍亨索伦决定与沙俄加深联系,利用沙俄来牵制不列颠的影响。
20:13
在枫丹军事顾问团的建议下,埃及王国开始系统的建立敌后战线,希望通过敌后游击队来影响天主教同盟的进攻。
20:40
在不列颠军事顾问团的建议下,埃及王国放弃了尼罗河河口的海军决战计划。
毕竟埃及王国的船只过于落后,根本打不了什么海军决战。
如果非要打海军决战,那么埃及海军只会变成天主教同盟的靶船,被天主教同盟海军轻松击毁。
所以与其让埃及海军变成天主教同盟的靶船,不如将埃及海军船只上的火炮尽数拆下,补充给陆军,借此来加强埃及陆军的陆上火力,辅助陆上作战。
而在拆下船上火炮之后,埃及海军船只便失去了所有的海上战斗力。
于是不列颠军事顾问团便把这些失去海上战斗力的船只编入运输队,借此来增强埃及的海上运输效率,让沙俄的武器能够更快的运输到埃及王国,增强埃及王国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