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梦我》的难度也很高,与主题曲《追光》是两种意义上的难。《浮世梦我》的唱腔运用了很多演唱技巧,想要把歌曲的狂气、奔放展现出来,但还不能油腻,对主唱而言是个很大的挑战。
就连柴令宣这种一向天不怕地不怕,天塌下来当被子盖的性格,此时也有点瑟瑟发抖,以他对乔无思作品的了解程度,《浮世梦我》是乔无思写的,八九不离十了。
而他作为54老师钦定的大主唱,不禁咽了口口水。
这局真是生死难料啊。
为了配合歌曲风格,《浮世梦我》的编舞同样高难度,舞者们像艳鬼,又像狂醉的仙人,动作癫狂豪放,大开大合,但细节也一点都不少。
想跳出原编舞的豪迈感,练习生们要下苦功了,否则很容易用力过猛变成军体拳,或者干巴巴做动作,丝毫没有原曲神韵。
林希看呆了,也听傻了,他虽然对乔无思不算很熟悉,但另外几位制作人的歌他听得不少,因此他认为这首歌大概率来自乔无思。
而他自己就像是歌里误入狂欢庆典的路人。林希是想挑战自我没错,但如果一上来就是这种难度的歌,他觉得自己练两个月都难说能不能完全演绎好。
这次是谁在选秀节目里越级碰瓷?噢,原来是我自己。林希闭上眼睛,有点崩溃。只有唯一一丝希望,祈祷这歌不是乔无思写的,以及下一首歌难度别这么高。
三公第一首选曲就把练习生们镇住了,紧接着,下一首也来了。
大屏幕黑了几秒钟,第二首demo的歌名出现——《皈路》。
歌曲的前奏是空茫、渺远的风声,随后鼓点从远处渐进,最开始听来像隐隐的雷鸣。
钢琴声加入了前奏,低音区的几个音符不断重复,听感却完全没有洗脑、念经的效果,简单的旋律循环、叠加、变奏,反而越发像高速镜头下漫天流云拂过,营造出一种即将踏上漫漫前路的启程感。
人声响起来了,同样是核心旋律不断演变,但每一句都有微小的变化,这首歌考验主唱的地方在于,如何把相似的段落处理得有情绪的渐进、递增,要四两拨千斤,要在微末的地方下功夫,一腔热血蛮力在这是不顶用的,要用巧劲。
洛嘉听到这里,隐隐地猜出了这是谁的手笔。
和《浮世梦我》极度外放、张扬、向外探寻的表达不同,《皈路》歌曲前三分之一的情感,克制而深沉,甚至带一些悲壮,并非浪漫主义的宣泄,它真实又细腻。
那旋律里,能叫人听出一种挣扎感,但极为内敛。像天命不可违,像无法控制的、终将到来的结果,洛嘉甚至听出了一点逃不出既定命运轨迹的、无能为力的哀伤。
他太能共情这种无力感了,他过去的五年里体验过无数次。
进副歌了,伴奏里加入了一种洛嘉没听过的古典乐器,这让他想象出广袤苍茫的大地,巍峨的雪山如同巨物般,在流云雾霭中现形。
群山无言地矗立,像神明俯视渺小的人类,“不要逃避,勇敢面对宿命”的情感不断地在旋律中累积,等待着突破口。
Bridge部分是一段rap,这倒是很出乎洛嘉的意料,因为在他的认知里,《皈路》这种很有故事感,也很有神性的歌,一般都会搭配无人声bridge,或者直接用女声或童声吟唱,尽所有的可能营造庄严、神圣的听感。
但他很快就不意外了,因为这段rap太妙了,它从歌词内容到唱腔,全无耍酷、炫技的感觉,一点都没切断此前营造的氛围。
这个part像神明低语,像对命运的叩问,又像与自我内心的对话、劝慰,到最后多重情绪叠加,甚至达到了振聋发聩的程度。
没有一个rapper能拒绝这段神乎其技的rap,Zoey也不例外,他听得眼睛都瞪圆了。
最终段落,管风琴恰到好处的加入,让歌曲的能量和情绪都抵达巅峰,世界线收束,故事即将迎来结局。
洛嘉以为宏大的故事同样会迎来用长音、低音演绎的深沉结尾,有始有终。但《皈路》又让他意外了,歌曲最终的旋律甚至可以说是清灵、悦耳,这种质感他联想到了月下的雾凇,晶莹、透明。
如果说《浮世梦我》是靠人间烟火、熙熙攘攘来传达“盛大”的听感,那《皈路》则是用歌曲的叙事感震慑人心。它不像男团歌,更像是电影的主题曲。
连它的编舞也不像男团舞,像是舞台剧或者音乐剧才会有的舞蹈,很多群舞动作,观赏性和整体性极强。视频里的舞者们一看就有多年的现代舞功底,动作飘逸不羁,如同流风回雪。
这首歌听在不同人的耳中,故事大抵也是千人千面。在洛嘉心里,他仿佛看见一个踏上征程的旅人,听遍了风声呼啸,见惯了日照金山,趟过被月色浸透的、冰川脚下雪水融成的溪流。
旅人也曾迷茫无措,也曾痛苦失意,但他最终,化作了天地间最不受束缚、最自由洒脱的那朵云。
“这首歌给我们唱真的没问题吗?”有练习生小心翼翼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