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那句“希望陈记能继续保持这种状态”,更像是一种资格认证后的期许。
或者说,是一张通往更高层次舞台的入场券的预告。
但这张入场券,不是那么好拿的。
“种类更多”意味着陈记现有的生产线、技术储备、原料供应链,甚至管理模式,都可能面临颠覆性的挑战。
军用标准的要求,会苛刻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保质期、极端环境适应性、营养配比、包装防护。每一项都是全新的课题。
更重要的是,涉足这个领域,意味着陈记将不可避免地卷入更深层次的利益漩涡和保密体系之中。
这对一家正在高速发展、根基尚不算极其深厚的企业来说,既是巨大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风险。
“吱——”
轻微的刹车声响起,车子平稳地停在了伟业工业大厦门口。
“陈总,到了。”司机刘二猛的声音传来。
陈秉文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思绪,眼神重新变得沉静如水。
他推开车门,大步走向大厦入口。
无论猜测是否准确,陈记目前还不具备上桌的实力。
现在贸然去够,不仅接不住,还可能烫伤手。
当务之急,不是去猜测那扇门后到底是什么,而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拼命壮大自身,把陈记的根基打得足够深、足够厚。
直到有一天,无论那扇门后抛出的是怎样的挑战,他都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稳稳接住,并将其转化为陈记更上一层楼的阶梯。
回到位于顶层的办公室,刚推开门,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陈秉文快步走过去,拿起听筒:“喂,我是陈秉文。”
“陈生,是我,凌佩仪。”电话那头传来凌佩仪清晰的声音,“新加坡这边,两座特许灌装厂刚刚全部技改完工!
生产线调试完毕,验收一次性通过!”
即使隔着电话线,陈秉文也能感受到凌佩仪声音中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