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奶的过程依旧温馨而顺利,吃饱喝足的十二月,满足地打着饱嗝,又被林予安耐心地拍了嗝。
然后便自己跑到狼皮床的一角,抱着那个红色的橡胶球,开始进行它每天的“晨练”。
安顿好这个小祖宗后,林予安终于有时间,正式开始他今天的户外工作。
他穿上厚实的外套,再次拉开了那扇沉重的木门。
虽然早已领略过雪后的奇景,但再次站在这片寂静而壮丽的白色世界中,他心中依然充满了敬畏。
昨夜的暴风雪,将他的庇护所和新建的雪屋熏房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新棉被”。
尤其是雪屋的进气口和烟道出口,已经被松软的积雪堵得严严实实,如果不清理出来,今天的冷熏计划就无法进行。
他没有过多地沉浸在美景之中,而是立刻开始了清理工作。
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终于将庇护所门前和熏房周围清理出了一片干净的工作区域。
清理完毕后,林予安站在那座如同雪地里长出来的大蘑菇般的雪屋熏房前,拍了拍手上的雪,脸上带着一丝期待。
“好了,体力活干完了,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技术活。
“经过一夜暴风雪的考验,我们的冷熏房完好无损。今天将进行第一次正式的冷熏作业,来处理这些珍贵的红点鲑。”
他先是回到庇护所,从横梁上取下了几条之前用粗盐和杜松子精心腌制过的红点鲑。这些鱼已经在干燥的空气中悬挂了超过24小时。
将其中一条鱼举到镜头前,鱼的表面已经不再是湿漉漉的,而是呈现出一种略微干燥但又带着一丝黏性的质感。
在光线下,鱼皮反射着一层柔和的光泽,像涂了一层薄薄的清漆。他用手指轻轻触摸了一下鱼皮,指尖传来清晰的黏着感。
“大家看,经过风干,鱼的表面已经形成了一层略带黏性的半透明薄膜。”
“在专业的烟熏工艺里,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蛋白膜’或‘风干膜’。”
他开始详细地进行科普,语速不快,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明了:“这层膜的形成原理,其实是一个简单的生物化学过程。”
“在用盐腌制鱼肉时,盐分会破坏鱼肉表层的细胞结构,导致一部分水溶性的蛋白质溶解出来。”
“当将鱼肉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时,表面的水分会蒸发,这些溶解出来的蛋白质就会,在鱼肉表面形成一层蛋白质薄膜。”
“千万不要小看这层膜,它在冷熏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有黏性,像胶水一样,能让烟雾里的风味物质牢牢地附着上来,而不是简单地滑过去。”
“其次,它像一层盔甲,能在烟熏时锁住鱼肉内部的汁水,防止成品变得干柴。”
“没有这层膜,就没有完美的烟熏,在进行任何烟熏之前,让食材表面形成这层蛋白膜,是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接着,他从庇护所的外面的雪堆中,挖出了不少散发着潮湿木香的木屑。
他抓起一把木屑,在镜头前展示,“熏料的选择,同样是一门学问。我准备的主要是矮柳木和少量桦木的木屑。”
“在北极地区,这是最容易获取的熏料。硬木燃烧产生的烟雾,味道柔和,富含愈创木酚和丁香酚,能带来经典的烟熏风味。”
“绝不能使用针叶树如云杉、松树的木屑,因为它们富含树脂,燃烧时会产生苦涩、刺鼻的黑烟,它只会毁掉食物的味道。”
“记住,冷熏要的是‘蒸馏’出来的浓烟,而不是‘燃烧’产生的烈火。”
“所以熏料必须是湿的,这样它们才能在高温下缓慢地不充分燃烧,以阴燃和热解的方式,蒸馏出最饱满的烟雾。”
准备好食材和熏料,他来到了那个由皂石板搭建的,充满美感的“烟雾工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