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李向东躺在媳妇腿上看报纸,谢诗玉倚靠在床头,抚着李向东的头,也在那翻看资料;
“你说,我给京市的几个大学捐建图书馆怎么样?”
“嗯,挺好的,怎么想到这个事情”李向东不太走心的回道;
“之前不是说要花五千万赎金给绑匪嘛,后来那个钱也没花,我心里总觉得,那些钱已经不属于我们了;
不如捐出去,所以才想到了给京市的大学捐图书馆”
不仅仅是为了做好事,她的身份,李向东的公司是知道实情的;
她这么做,是想表明自己的立场;
捐图书馆,李向东没意见,不过华国现在这个物价水平,建一处大学的图书馆,几千平的那种,大约花费也就50万;
5000万,够给全国大学都捐的了;
不过这种招风的事,还是留给别人干吧,他们只要给京市几家捐赠就够了;
谢诗玉听到几百万就能把事情搞定,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还要再想一个捐赠的办法了,钱都花出去,才能安心;
李向东放下报纸,媳妇都表现这么明显了,他要是还无动于衷,多不利于和谐:
“真想捐出去?我倒是有个好办法;
你觉得成立一个基金会怎么样?
专门给那些科学研究提供资金帮助”
自从开放了,国外的信息一下子涌入进来,很多人的思想、认知受到了冲击;
差距太大,一下子击溃了原本的坚持,向着另外一个极端滑去;
外国的月亮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很多科研人员,出去了,就不愿意再回来;
李向东之前也是跟着考察团出去过,当然有很多在那里上学、工作的华国人,特意举办酒会,欢迎他们;
李向东也曾经邀请他们回国:
“你这个研发方向,就算回国内,也是香饽饽,不如回去发展”
当时的那位教授在电话里,深沉的叹了一口气:
“我心里也想回,可我四十岁了,不止有理想,还有父母妻子儿女,他们的生活,是要真金白银支撑的;
而且研究也同样需要经费、需要设备,这些在国内还是太难了”
教授的语气里全都是无奈,李向东也没有再劝;
那位教授同样爱国,当初考察团在漂亮,他可是冒险,给考察团联系了好几次购买高精仪器的渠道,甚至还自掏腰包给他们买了不少试剂和周刊;
可他们不能非要跟人性去对抗,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成年人的生活总要背负很多;
李向东想成立基金户的目的,就是想解决这部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