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环视众人,语重心长:
“之前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特派员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汉东离了谁都照样转,但内耗只会让所有人一起沉船!”
“今后,李省长那边推进的工作,只要是利于汉东发展的,必须开绿灯,遇山开路,遇水架桥,不许设置任何障碍!”
“我们要比的,是谁更能干事,谁更能成事,而不是谁更能拆台!”
底下人纷纷点头称是,经过穆辰一个月的铁腕治理,他们早已习惯了高效协作的模式。
深知那般互相使绊子的日子不仅难受,更是毫无前途。
如今见两位领导真正握手言和,底下人自然乐见其成。
————
次日,省政府召开工作会议。
李达康和赵达功并肩走入会场,两人甚至在门口默契地让对方先行。
会议上,就一项此前争议较大的跨区域水资源调配项目,两人意见仍有不同。
但不再是针锋相对的争吵,而是基于数据和规划的理性讨论。
最终,在李达康阐述了集中力量优先保障重点工业区的必要性后,赵达功在稍作思考后。
点头认可:“达康同志说得有道理,就按这个思路,形成方案,报省委审议。”
语气平和,态度坦诚。
会场内所有干部都暗暗松了一口气,随即涌起一股真正的振奋。
主帅和解,底下人才能真正放开手脚干事!
会议效率极高,以往需要反复拉锯的议题,很快达成共识。
散会后,各部门负责人脚步匆匆,却不再是心怀鬼胎,而是带着明确的任务和目标离去。
————
省委书记办公室。
沙瑞金看着省政府报送来的会议纪要和几份批复的文件。
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对一旁的高育良道:
“育良书记,看来这次,达功和达康两位同志,是真的想通了!”
高育良推了推眼镜,也是满面春风:“是啊,班子团结了就好。”
两人感慨之余,不禁生出一个念头。
有特派员坐镇汉东,是汉东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