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理科和工科,往往在申请时或者进入学校没多久就要确定方向了。
只能说,很多文科专业被称为“水下编筐专业”是有理由的,就业能力是真的鶸,得先依靠只选学校、不定专业的方式把人先忽悠进门。
所以,美国没有“调剂”的说法,却有“调剂”的事实。
就比如小罗斯福,
他攻读政治学、历史学和新闻学,难道到了大三再转读物理学?
那样的话,前面花的时间就全都白费了。
旁边的巴特勒不由得勾起一个邪恶的笑容,
“陆教授,你很懂美国嘛~”
陆时说:“我毕竟是《全球高校排名》的主要编纂人,这些门道还是清楚的。再说了,人家哈佛都这么玩,你们肯定得跟进啊。对了,你们不是要搞常春藤联盟吗?”
巴特勒点点头,
“是。我之前就听艾略特校长说了,‘常春藤’还是你起的名字。”
早期的常春藤学院只有:
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和普林斯顿,
共4所。
而4的罗马数字为“IV”,加上一个词尾“Y”,就成了“IVY”,英文的意思就是常春藤。
几人继续往前走,
路过的学生看到校长巴特勒跟着一个东亚人走在一起,不由得投来好奇的目光。
很快,有人认出了陆时,
窃窃私语四起,
“刚才那个是陆教授吧?我特别喜欢他的《颠倒》。”
“那部戏剧是挺不错,符合咱们美国。但他的戏剧里,我最喜欢的还是《是!首相》,把垂垂老朽的英国讽刺得体无完肤。至于小说,我最喜欢的是《洛丽塔》。”
“对了,他是不是还是咱们学校的董事?”
“何止是董事!新闻学院他也有份。”
“倒也正常。他毕竟是《镜报》的大老板嘛~”
……
渐渐地,学生们变得蠢蠢欲动。
甚至有人拿出了书,想找陆时签名。
古德曼很狗腿地凑上来,
“陆爵士,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