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文学院的评审宗旨,是发掘法国优秀作品。
人死为大,
遗嘱是这样的,不能违背其意志,强行把法国文学奖搞成国际文学奖。
萧伯纳沉吟,
“这……确实必须处理好。”
陆时诧异,
“麻烦吗?”
另外三人立即看了过来。
陆时说:“可以成立分支奖项嘛。龚古尔文学奖设立的目的,是哥哥埃德蒙为了纪念他早逝的弟弟于勒,那我们搞一个埃德蒙奖,只发给法国国内,于勒奖则发给其它国籍。”
他能瞬间想到这个,是因为现实中的大部分文学奖都是如此发展的,
布克奖有布克国际奖;
费米娜奖有费米娜国际奖;
普利策奖就跟不用说了,分支奖项一大堆。
庞加莱说:“真是天才的设想!这样,我们既不算违背龚古尔先生的遗愿,同时也扩大了奖项的影响力!”
凡尔纳沉吟,
“接下来,就剩最后一个问题了。”
他看着萧伯纳,
“萧先生,你觉得,英国文学和法国文学有何异同?”
萧伯纳轻笑,
“你问了一个好问题。”
英国不单独搞国际性文学奖,而是想着和法兰西学院合作,原因便在于文学之间的巨大差异,
能研究英国文学的人不敢说自己了解法国文学,
反之亦然。
更何况,哪怕只是单一的文化内部,也有过太多的变迁和无法解释的东西。
萧伯纳笑道:“英国的文学作品,普遍相信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的小说都如此。”
另外三人都被逗笑了。
陆时吐槽:“《呼啸山庄》可不是。”
萧伯纳继续道:“而法兰西小说,好人和坏人都要死。雨果先生的浪漫主义,会写好人是怎么好死的;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会写坏人是怎么坏死的。”
这无疑是开玩笑。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