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马斯郁闷地连连叹气。
他虽然遗憾,却也明白巴黎和伦敦的差别,
巴黎大学确实很牛,
可再牛牛得过剑桥和牛津吗?
这两所大学都邀请过陆时,不还是被严词拒绝的命运?
杜马斯说:“可惜。”
庞加莱想了想,问道:“陆教授,既然如此,你来担任法兰西学院的通讯院士吧?不用常驻,只要书信、电报往来即可。”
通讯院士的含金量一点儿不低,
直到1997年,法兰西学院才出现第一名华裔院士,获得难度可见一斑。
陆时点头,
“这倒是没问题。”
庞加莱欣喜,
“院士的增补在每年12月,到时候我们会提前通知你。”
陆时行了一礼,
“多谢。”
庞加莱微微有些尴尬,
他本心觉得,真正应该说谢的是法兰西学院,
招纳陆时,其实有蹭流量的嫌疑。
当然,这不寒掺,
从诺贝尔文学奖到儒勒·凡尔纳奖,大家都是这么干的,
该蹭就得蹭。
陆时当然也明白其中的门道,心照不宣。
他转换了话题,
“关于《大国崛起》,赫泽尔先生与我预测过,销量恐怕不会高,一年内应该卖不出五万册。”
几个法国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听听!
这是人话吗?
如果年销五万册都不算高,那别的作家干脆不用活了。
事实上,《大国崛起》属于比较好卖的历史读物,
它通俗与专业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