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逊闹不懂。
但倒是发现唐森和布朗的关系真不错。
一起有说有笑的训练,不像是训练师和学员,反而像是一对训练搭子。
这种氛围,说实话约翰逊还挺羡慕的。
他看了一会儿,又注意到一点。
唐森做的一些项目,比如弹力带抬腿训练,还有障碍物髋关节力量和灵活性训练,这些好像都是田径运动员常用的训练项目。
在成为训练师之前,约翰逊曾经是一名三级跳运动员,还拿到过加勒比运动会的铜牌。
这些训练方法他熟。
暗自摇头。
虽说身体训练方面,方法肯定有相通之处,但田径和篮球毕竟是不同的项目,侧重点是有差别的。
简单的拿来就用,反正约翰逊觉得不合适。
不过很快,约翰逊又注意到,唐森在每一个训练项目之间的安排有一些特别之处。
他是分组来的。
而且不光是一组偏动态,一组偏静态混着,每一组的负荷也不一样。
一组静态的高负荷,然后衔接一组低负荷的动态项目。
一次完整的训练,不光是要根据训练目标,安排不同的训练项目,训练项目的具体顺序和安排也十分关键。
或者说,是训练是否有效的精髓所在。
因为人不是精密的机器,体能和肌肉是有疲劳周期的,安排好高低负荷,休息的频率和长短,才能事半功倍,提升效率。
这些才是一个训练师的经验,区分一个训练师是好是坏的重要标准。
而唐森的安排,约翰逊表示看不懂。
但直观感觉到,一组好几个项目进行下来,布朗是能达到一种力竭,达到极限,但并没有过度的地步。
这个点,唐森把握的异乎寻常的准。
他下意识的张口问道:“你这样设计……”
话还没说完,就猛地收声。
自己在干嘛,向一个无名小卒请教?
“你说什么?”
唐森扭头询问,没听清约翰逊说了什么。
“没什么,你们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