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里一瞧,店里不光卖红油米粉,还卖普通的卤菜粉。
装修比昨天那家小车米粉店略新一些,店里挂在墙上的菜牌还有图,让没吃过红油米粉的食客看一眼就能大概知道,红油米粉长啥样。
两人刚进店,就有一名年轻男子坐在厨房口向她俩打招呼:“要吃点什么?”
陈灵走上前看着菜牌应道:“我们先看看有什么。”
这家居民区的小店也便宜,而且光从单价来看,二两卤菜粉居然比昨天吃的那家小车米粉店还便宜五毛,才5元。
而店内招牌出榨红油米粉则是一两5元、二两5。5、三两6。5。
另外还有凉拌红油米粉,比汤的贵五毛。
现在天气不热,大清早就想吃点热乎的,两人都要了二两的红油米粉,没再加其他小菜。
趁着年轻男子进后厨给两人煮粉的功夫,禾嫒尺悄悄打开小众点评,想看看这家店在网上的评分评价。
结果一看,好家伙,这家看起来开了至少3年的店,总共才6个评价,全是好评。
本地居民是真不爱用小众点评啊?
过了会儿,用不锈钢盆装的米粉好了。
白色的细米粉浸在高汤里,粉上散了肉沫和黄豆,看起来让人——
一点食欲都没有。
米粉看起来好寡淡呀,不是红油米粉吗?
“红油呢?”禾嫒尺站在出餐口问:“是忘了放吗?”
“红油都是自己放的。”年轻男子从后厨出来,指了指自助调料台:“那缸里的就是红油,很辣,没试过不要一次加太多,可以先加一点尝味,不够辣再加。”
自助调料台上东西种类还挺多,除了红油以外还有酸笋、香菜、葱花、酸豆角等小料。
两人每样都夹了一点,用小料把米粉装点起来,最后再打红油。
红油这种东西,每个人对它的概念都不太一样。
禾嫒尺吃过火锅、毛血旺、水煮鱼等菜,也尝过泡在红油里的绵阳米线。
这些菜上的红油都是厚厚满满一层,味香,但是尝起来不算很辣,导致她对红油的印象就是:不怎么辣。
原本想直接用红油将米粉铺满的禾嫒尺想起刚才年轻老板的提示,决定听劝,先给自己来半勺。
作为红油米粉精华所在的红油往汤粉上一浇,刚才白不拉几的肉沫被染上一圈红,看着十分寡淡的米粉摇身一变,顿时成为一碗小料丰富,颜色鲜艳的热辣汤粉,叫人食指大动。
禾嫒尺先是将汤粉和小料略微拌了拌,好让红油分布更均匀,再往陈灵碗里看去。
“你加这么多红油吗?”
“对啊,老板让少加点嘛,我才加了两勺。”
她碗里的红油在汤面上渐渐散开,已经快要把所有米粉盖住,配上小料、新鲜葱花和香菜,绿红绿红的,瞧着比禾嫒尺那碗更让人有食欲。
闹得她也想多加点。
算了,先尝一口再说。
没想到一口下去,这碗米粉又将禾嫒尺的饮食三观刷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