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测算,只要在地面大气中能通信十几千米,星地之间通信就没有问题。
这方面也有科研工作者做过相关的实验,成功地进行了夜晚十几千米的单光子传输实验,验证了星地量子通信技术的可行性。
王东来之所以因为要建设太空站,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就想着去研发量子通信技术。
其实就有这方面的因素。
量子通信技术在太空这样的真空环境下,可以说是目前最佳的通信方式了。
虽然有难点,但是科学界对于量子通信的了解也在不转的加深,王东来要是在这个基础上有所突破,并不会多么的震动全世界。
而最后还有一个解决思路,那便是建立量子通信网络,实现多地相互通信。
建立量子通信网络,扩大节点数,扩展通信距离,形成大覆盖面积的广域网。
如此一来,在地面上也能初步实现量子通信的应用。
当然了,这么做的话,建设成本就比较高了。
所以,虽然在2009年的时候,就已经在呜呼建立世界首个量子政务网,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也依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量子通信网络。
之前。
王东来对于量子通信技术并没有过多的关注。
但是,真正地投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之后,就发现了这里面存在的问题。
技术难点一个接着一个。
在媒体的口吻中,将潘伟院士称为国内量子之父。
虽然说潘伟院士一直都投身在这个领域搞研究,也确实做出了不少成果。
但是。
距离这个名称,还是有着很大的距离。
并且,王东来在深入之后,就发现了一些猫腻。
要不是王东来深入研究了一下,且学习领悟能力超强的话,恐怕还真的很难发现这些隐藏极深的问题。
看着自己发现的这些东西,王东来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轻声感慨道:“太阳底下果然没有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