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这里其实有一份想好的合作方案,王总如果有意的话,不妨来听听,如何?”
船夫哥点点头,他也懂这些。
这个世界是物质,现实的世界,并不是说某一项技术一经突破,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市场覆盖。
除非是国家力量出动,不惜代价。
正常情况下,先是技术突破,然后再经过不断的研究,把成本打下来,然后投入市场,再一点点地覆盖市场,最后也未必能彻底覆盖。
就像是智能手机再火爆,也依然会有老款手机的生存空间。
电动自行车领域,性能全方面吊打铅酸电池的锂电池,依旧没有占据主流,铅酸电池还有庞大的市场,这便是最好的例子。
技术和产品优秀,就未必就能获得市场。
有时候,成本才是决定这一切的最核心原因。
半固态电池的成本比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高出五十倍,那么反应到成品上,那就需要消费者来承担这个成本的上涨。
那么,涨价就是必然。
而涨价,就会带来销量的下跌。
一进一出间,取舍极难抉择!
说句实话,在船夫哥的眼中,眼下半固态电池的商业价值,未必就有锂硫电池大。
锂硫电池的成本不高,能够在极短的时间覆盖原有的电池市场。
而半固态电池虽然性能好,可成本高,工艺复杂,市场却又不确定,风险太大。
更多的价值在于通过半固态电池的工艺,进行更深一步的研发,或者是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
收到消息,急急忙忙从唐都市赶来,船夫哥其实是更想拿下半固态电池的工艺理念,而非是借助这个电池产品,获得多大的市场。
心里想着这些,船夫哥丝毫没有表现出来,安静地等着王东来说出他的合作方案。
“王总,半固态电池成本高,必然会带来产品的高价,所以无法应用在一些中低端以及对价格极为敏感的产品上。”
“而排除了这些产品之后,就很简单了。”
“智能手机和高端新能源汽车!”
“智能手机的续航,一直以来都是问题,虽说是有快充技术,手机电池越做越大,但是同样的,各大软件的耗电能效也在增强。”
“一块搭载了五千毫安电池的智能手机,最开始可能用整整一个白天,但是后期必然会衰减到只能用半天。”
“五千毫安的电池,已经达到了智能手机的搭载极限,这还是建立在取消智能手机的耳机孔和诸多空闲空间的情况下。”
“快充技术就算是再提升,也是有极限的。”
“半固态电池,在我看来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根据实验室里的测算,一块同样体积大小的电池,装在智能手机里,看视频听歌上网等高强度的试用下,依旧可以使用十二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