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惨。
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惨的话,那么后半生,就是凄惨了。
在电影版里,极尽渲染后续的情绪和凄惨,也正是因为后续的凄惨渲染,正因为后续的极致渲染,才能将戛纳奖斩下,那极致的情绪渲染能力。
拉满了,真的拉满了。
而电视剧版的《活着》。
似乎,在这段剧情的表达里,就更加的。平淡。
在福贵的脸上,只有麻木。
克制的痛苦表达。
并没有太多的沉兀在脸上。
很麻木。
但那也是平淡的麻木。没有特别渲染的情绪表达。
这种痛苦太平淡了。
假如代入到自己的话。
假如我作为观众的话。
这样的痛苦我又如何受得住可是福贵就受住了。
在这种痛苦的施压之下,他就选择了。活着。
儿子救活的那个大官是春生。
当年在战场上,如果不是福贵给了那个饼,春生就死在战场上。
而自己的儿子却因为给他输血死了。
而最后。在清算的时候,春生也因为内疚上吊自杀,他本来可以不自杀的。
因为对福贵的惭愧困扰了他的大半生。
死了也许才是好的。
这种极致的讽刺和痛。
此时的王凤升和徐翔就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
这个电视剧的剧组。
貌似是真的懂,而且非常的懂。
知道什么样叫活着。
也知道活着这件事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那些对主角施加痛苦的桥段,就没有一点点的收敛,全部盘了下来,全部施加了下来。
但福贵却依然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