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随着剧集的播放。
《活着》的分数却越来越高。
“都是哪些不懂文学的傻逼在给《活着》电视剧刷高分!”
汪玉萍就在自己的工位上很破防明明那么多人刷低分了。
可如今分数还在朝着6分往上走
6分。
6。2分。
6。5分。
6。7分。
7。2分。
一直在跳跃
不仅仅是出自私仇,而且作为文学小组的组长,她就对‘活着’这样的苦难文学情有独钟——
《活着》一开始的拍摄节奏确实是像电影版,也确实很像她读的感悟,苦难,痛苦,太痛,痛死了!
但在持续播出的时候。
却逐渐偏离了原作,逐渐偏离了她的理解。
福贵,这个纯废物,失去的东西越来越多他的痛苦和抑郁就会多加上一分才对,可为什么,为何现在的时候,脸上却没有半点的痛苦
那种属于《活着》,属于黑土地的痛苦。
就没有出现。他的脸上,痛苦,抑郁和麻木,就没有出现。
甚至让汪玉萍产生一种。
生理性的‘佩服’。
面对这种事情,居然还能《活着》去面对这一切,面对这份痛苦但不对啊,这不对。
对于‘福贵’,我们作为观众,应该是生理性的鄙夷,高高在上的,去看着这个凄惨的废物过着废物的一生,不断的失去。生命的一部分不断的死去,不断的麻木才对。
这才是余桦的《活着》才对啊。
可李轩却演出了‘力量’的感觉来。
一种,和电影版截然不同的感觉。
与此同时,剧情到了后叶。
收视率也去到了9个点。
然后,在那个不善言辞的木讷女婿,也被车上的货砸死之后。
破10了。
他不断的失去,不断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