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无限的惋惜和悲痛。
“如果死的是孔明的话,周瑜会这么去哭泣吗?”
“会的,绝对会的”
黄小明面对着高欣欣的问题,发自内心的去回答。
如果死的是孔明的话。
周瑜也会‘肝肠寸断’吧。
因为,那就是知己,知音。
高欣欣也感觉到了那种情绪的传达和表达,那种,来自孔明的悲伤,因为宿命,让两个原本可以成为朋友的人,互相算计,杀死对方。
《三国》就是这样一个他妈的东西。
原本对于英雄霸业,只有喜欢和热爱的高欣欣突然就生出了另外一些感觉来就出现了另外的一些。感觉。
并非是热爱消退了,而是变成了另一种情绪在心中蔓延。
更复杂,更多变,更多维度的去看待三国。
而非是单纯的。
为了野心和霸念,千篇一律的复读着‘霸’和‘强’的道理。
这些豪强们,并非是全部都是以自私为道理去推动的。
他们就有着属于自己的。血肉和道理。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如今已经作为旁观者的‘黄小明’,就能真切的看出的一件事来。
被‘引导’的就不仅仅是自己,不仅仅是刘备,就连这位总导演也被影响了
他也被李轩的节奏给带着走了。
这位‘总导演’。
也在被李轩带着节奏走了。
也被李轩改变,也许对后续拍摄的戏,都有着影响。
这份影响也说不出好坏来,至少,这《新三国》就绝对要打上李轩的个人标签了。
绝对的,打上李轩的标签了。
此时,
黄小明也不再有任何不忿,在看完孔明为周瑜‘送行’的这一场戏的时候。
他就明白了一件事情,自己在取得情绪,用所有东西去推动的那一场戏,对于李轩来说,也不过是平时拍戏的时候,就能够推动的表现力而已。
对他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