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制拜假在汉末三国尤为流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豫州。
豫州巅峰时期,竟然同时出现了三个“豫州刺史”。
分别是刘备、郭贡、孙贲。
刘备的豫州刺史就是陶谦自己表的,没有官方承认。
孙贲则是袁术表的,也没得到官方承认。
郭贡倒是朝廷封的,有官方标志,不过是李傕、郭汜控制的朝廷。
刘备与陶谦,孙贲与袁术,都属于承制拜假,军阀自嗨。
这种行为本身是损害皇权,降低天子威严的。
但既然有了先例,眼下刘协为了在曹刘争斗中明哲保身。
也只能是默许二人的承制拜假了。
无奈之下,刘协最终只能是默许曹操、李翊同时为冀州牧。
最麻烦的事儿算是解决了。
可接下来还有一大堆封赏,等着刘协来批阅。
虽然刘协知道这些封赏算是曹刘走的形势,做面子功夫。
但人家肯做,至少是间接承认了自己这个有名无实的天子。
该封赏就封赏罢,反正刘协也不敢说拒绝。
可这仅是批阅封赏,都仍令刘协头大不已。
首先便是曹操,
这老贼竟要求恢复丞相制度,请求进位丞相。
曹操这厮,北方战事甫一平定,便来挑战汉庭权威。
属实是可恨!
刘备倒还好,只是请求进位为车骑将军。
若要较真的话,丞相肯定是要大于车骑将军的。
但曹操这个丞相,不比他历史上当的丞相。
历史上曹操当丞相时,是军政两手一把抓。
但如今两大强权共治,曹操这个丞相肯定就有一定水分了。
至少跟刘备的车骑将军是不能横向对比的。
刘协同意了曹刘二人的请求。
很快封赏名额便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