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此时收军回攻齐人,有几成胜算并不好说。”
“且会分化荆州之兵,到时曹操复来,如之奈何也?”
“届时必是庐江未克复,而荆州之地有失。”
“无数东吴健儿,尽皆白白丧命。”
“孰弊孰利,惟都督思之!”
吕范有条不紊地为周瑜分析了当前的形势。
认为大家都只是在凭意气用事,觉得齐人偷袭了我们的庐江不道义。
但换个思路想。
赤壁一役,齐人贡献最大。
但最后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而东吴又拿淮南,又拿荆州,总不能既要又要吧?
既然齐人想要庐江,并淮南全境之地,那给了也就给了。
反正我们已经得到了荆北,绝对不亏也就是了。
现在最理智的做法,应该是遣人去修好与齐人的关系,并获取荆州的所有权才是。
吕范的意思,就是向让周瑜派个使者到夏口去见诸葛亮。
通过诸葛亮,索要一个“荆州牧”或者“南郡太守”的位置。
这种官职当然是要得到朝廷认可的。
不过朝廷的认可,也就是齐国的认可。
齐国认可了,就代表吴人可以稳坐荆州了。
天子不过是一个天子,而刘备才是真正的天下霸主啊……
“……子衡说的倒也有理。”
周瑜冷静下来之后,认真思考了吕范提出的建议。
现在的确不是和齐国撕破脸的时候。
吴军还没能在荆州站稳脚跟,贸然起冲突。
只怕到时候庐江没打下来,荆州又被曹操给抢了回去。
委实不智。
“……也罢,就纳子衡之计。”
“先遣人去见诸葛亮,修好两家关系。”
“至于吴侯那边,容我与之说明。”
计较已定,周瑜便遣吕范去往夏口见诸葛亮。
一面又亲自提笔,手书一封,答复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