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就在曹刘袁三家问鼎中原,逐鹿天下,无暇南顾之时。
南方的孙吴也在偷偷闷声发大财。
建安十一年,正月开春。
孙权已经完全取得了对荆州的优势。
于是商议,进兵攻打黄祖,夺取江夏郡县。
其实早在孙策时期,孙吴就不止一次占领过江夏。
只不过孙氏采取的政策,始终是可持续性地竭泽而渔。
也就是我打下来后,抢完就走,地方不要你的。
因为孙氏知道,江夏背靠整个荆州。
就算被掳掠一空,刘表为了补东部防线,会给江夏不断输入资源。
等恢复得差不多以后,孙氏就又来抢。
如此反复,两家结下的梁子便越来越多,越来越深。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
这也证明了古代攻城略地,不见得一定非要把该地方占领下来,直接统治收益才高。
关键看它符不符合自己的战略需求。
如今孙权再次商议征讨江夏黄祖,就是先直接控制江夏地区。
这主要是为了响应齐国的号召。
明面上孙吴是与齐国同盟,对抗曹魏与楚国的同盟。
但孙权也多留了个心眼儿,只在柴桑周边地区,打击黄祖。
眼看着齐国阵斩夏侯、水淹七军,胜利已成定局。
孙权知道他该发力了,可以正式对江夏动手了。
因为此前战局还不明朗之时,孙权也不敢深入荆州腹地。
刘表的荆州对外战争不行,但保全荆州内部是相当强悍的。
毕竟这涉及到本土世家豪族的核心利益,他们当然要誓死捍卫。
到时候被曹魏、荆楚两家轮番伺候,孙吴也吃不消。
但现在曹魏既已战败,便构不成多大威胁了。
孙权即与周瑜商议:
“目今我军节节胜利,我意直取江夏,好为将来夺取荆州为备。”
“奈何反对之人极多,我意不明。”
“公瑾可教我良策。”
周瑜当即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