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生活开始了。
目前他的职务是“物理学顾问”,主要为机核半导体提供一些纯学术支持,其实不算特別对口,但他毕竟是正儿八经的核物理博士,横向兼容一下是做得到的,也不是真指望他挑起大梁。
正在陶醉中,一个餐品落在了对面,拉斐尔友善的笑了笑,但辨认清来者后瞬间拘谨起来:“翟先生。。。你好。。。”
翟达微笑道:“介意么?一起吃点聊点?”
两人用的是英语,不过翟达对语言凝聚力看的比较重。
以后中文是拉斐尔以及所有海外成员必须要学的东西,除非他们不加入研究院,只作为“π”
成员。
“当然。。。抱歉我有点紧张。”
如何不说颓,而表达颓?
年近40了,第一次和老板吃饭就是。
翟达隨和的与此人閒聊著,年龄不上不下,但头髮已经有点禿顶了,不过这对一个“核物理专家”来说刚刚好。
受点辐射怎么了?
开玩笑的。。。核聚变是不会有辐射风险的。
与这位代號“核子”的成员閒谈了几分钟,翟达对拉斐尔的性格有了大概的判断:老好人,內向、受气包、对所有文化都好奇且尊重。
以及,对黑人有强烈的敌意。。
前一秒还在畅谈法国的风景,后一秒他自己就聊到法国被人种入侵的问题,表情那叫一个狞+厌恶。
大致原因。。。研究院也做过背调,翟达表示同情。
话题渐渐朝著专业方向倾斜,与高俊伟这样的厨艺天赋不同,拉斐尔毕竟是技术人员。
“拉斐尔,你在iter工作多年,感觉人类距离可控核聚变大概还需要多久?”
翟达將餐盘里的醋肉吃乾净,看得出拉斐尔对此非常感兴趣,估计下顿饭就会尝尝。
“还是说和网络上的看法一样:永远差50年?”
拉斐尔想了想,说道:“其实。。。来之前我觉得差70-100年。。”
“为什么?”
“因为。。。欧洲的工作效率太慢了。。。而且工业基础和教育基础在倒退。”
翟达点点头,很中肯的想法,
可控核聚变,重点在“可控”两个字,不可控的那叫氢弹,早就掌握了。
也意味著它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更接近於“工程问题”,即:如何製造出一个设施,达到可控的程度。
比如:需將气、氙等燃料加热至1亿摄氏度以上,那么这玩意儿就没有材料可以承载,就只能用“磁约束”或“惯性约束”,类似於凌空加热。
而无论哪一种路线,设备控制能力达不到、材料强度达不到、甚至磁场强度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