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硬件种类,还未达到后世那种高度统一的程度:芯片就那么几家,基带、摄像头拉一张单子就全搞定了。
此时整个移动端硬件市场尚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各个手机厂商都有自己的路线和偏好。
比如路线独树一帜(又点错科技树)的日系手机,现在市场上也有着不小的份额,更不要说东省的山寨机、各个运营商的合约机这些东西了。
研究院的人力显然不可能全撸一遍,需要“有的放矢”才行,比如最先接入鸿图OS的是哪几款机型,什么芯片、什么内存、什么电池?
并且还需要硬件厂商的一些支持,有些需要指令集,有些需要ip核,有些需要技术文档。
部分收费,部分不收费。
一听到又需要商业授权,翟达就感觉到金钱流逝的隐隐抽离感,这年头这些玩意都是以美元计价,几万几十万不等。
而且相当不透明,之前甚至给翟达一种“看人下菜”的感觉,要价多少不取决于值多少,而取决于你出得起多少。
因为没有任何成本。
他终于体会到以前那种辛辛苦苦做袜子衬衫,国外工程师过来安螺丝,外汇全被收割的感觉了。
等着吧,以后老子反向收割,让你知道什么叫“鸿图税!”
“我明白了,原本我是打算考完试处理的,这样的话。我这周末就去一趟京北。”
有人脉和资源还是要用的,在抢占产业桥头堡,带动产业升级这件事上,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说的臭不要脸一点,是利国利民。
是赋能无数行业和市场,创造无数工作岗位,并且是高质量工作岗位。
移动互联网至少在未来十年,都能称得上最重要的行业领域,前世国内沿着别人制定的规则跑了十多年,最后人家把规则改了。
你以为和别人双赢,人家从勾肩搭背到一把掐你脖子。
某种意义上来说,芯片卡脖子、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等问题,都是在“移动互联网庞大市场”作为注脚下产生的。
若手机没有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刚需,谁管你卡不卡脖子,能有多少东西需要先进制程的芯片?
怎么没见超算战争,只见芯片战争?因为后者有市场,有钱赚。
此时占住一个山头,十年后哪怕不上不下的,也好过全行业被人掣肘。
程墨虽然不知道翟达哪里来的信心,但相比会长选择这条路自然早有打算,继而说道:“另外就是生态开发部分,IDE工具、API库、模拟器、CTS”
翟达:“简化一点。”
“呃大致就是开源生态需要的基础工具逐渐齐备,我们自己开发能力终究有上限,1。0版本能有十来个核心应用就好了,生态建立还是要调动外部开发者,光靠特定的商业合作远远不够,应用商城里好歹得有几十个吧?哪怕水一些。”
“我未来想设立一个技术社区,邀请全国乃至全球程序员参加,这样商业上的开发和自由程序员开发两条腿一起走路。”
翟达点点头:“应有之意,不过审核机制要确立起来,应用商店不能全是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法律上要未雨绸缪,开发者协议什么的,开源不代表失去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