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元的绝响,也叮叮叮个不停。
一切结束后,翟达道:“这是我们的自组织技术,使得无人机可以自行搜寻目標,刚才的索敌依靠的是假人身上的“暖宝宝”,也就是红外锁定,理论上纯视觉方案也可以,但目前准確率不高。”
第三个展出的是机械犬。
背著一把玩具枪,不过放心,没那么抽象,这是一把全尺寸玩具枪,造型来自於m16,而且还带声光特效。
机械犬深一脚浅一脚的朝前进,不得不说齐林搞得这个成熟度还远比不上后世,荒地里泥土碎石造成了很大困扰,前进的很艰难。
不过背上的玩具枪攒劲啊!红蓝色光芒大白天依旧耀眼,还带著“噠噠噠!”的声效。
“你被击毙了!”
“十环!”
翟达板著脸:“步態调整还在训练中,当然理论上也可以换成轮式,还能携带爆炸物做自爆。”
聂荣眉头拧在一起。。。转头继续看向无人机。。。他对那个更感兴趣。
说实在的,他这个年纪,接受新事物的效率並不高。
但多年在兵器装备领域浸淫,基本的直觉还是有的,他敏锐的意识到这玩意儿很有用。。:
虽然对堑壕来说,得打个折扣,毕竟专业堑壕不可能就这么直来直往一条沟,会有锯齿状路径、隱蔽工事、掩体、避弹坑等。
但对坦克。。。不,是对所有装甲单位、运输单位来说,这个模擬已经没太大区別了。
面对一个巴掌大,100多公里时速飞过来的小玩意儿,全球任何坦克都没设计过对应措施你就是机枪能扫射,仰角也不够啊!
雷达也很难检测到这么小的低热源物,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干扰弹。。。以及乱枪扫射碰运气,
但依旧生还率很低。
无人机可以失败许多次,装甲载具却只能失误一次。
见聂荣陷入了沉默,显然进入了某种高速思考状態,翟达也就给他一些时间。
稍等了几分钟后,才说道:
“最后给您看个重型无人机吧,齐林,来个大的!”
“收到!”
接连的烟爆炸,让这帮技术宅越发来劲儿,齐林直接指著前方道:“敌人顽固抵抗,甚至胆敢还手,现接到上级指令!直接来个大的!”
“收到!准备就绪!”
唯一一架大型无人机起飞,这台桌板大小的设备,理论负重是50kg。
这个数量,甚至超过了他们能搜罗到烟火药的总数了。。。所以只装了30kg的“战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