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可是他们教我们怎么控制钢水纯净度的!”
“过去我们用市场换技术,现在我们用技术换规则——这才是真正的产业自信!”
郑源修自信开口,随着半个月前洁净钢工艺的巨大突破,现在的华夏洁净钢行业,检测体系不再仰人鼻息,技术指标站上世界之巅,连规则制定都有了主导权,那些曾被日企用设备专利、标准壁垒卡脖子的日子,即将成为行业培训课上的案例。
他当然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人。
“小杨,你再跟陈教授联系联系,如果他愿意过来,千万年薪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郑源修依旧有些不甘心。
“主任,国际数学家大会就要开始了。”
小杨这些天也特意去了解了一番陈辉,越是了解,他就越是明白,这样的人物,是不可能困在宝钢这座小庙里的。
“罢了罢了。”
郑源修也轻叹一声。
……
江城大学,
小办公室中,陈辉埋头在草稿纸上演算,他的旁边摆着《纳维-斯托克斯奇点的复几何正则化》系列论文的合订本,三维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光滑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就像是一道吞噬了无数数学家的深渊。
窗外的樱花已经冒出新芽,转眼已经来到三月。
袁新毅快步往陈辉办公室走去,他也是才从组委会那里知道,陈辉竟然没有提交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报告会内容,还是组委会的人因为联系不上陈辉,才找到了他。
现在距离大会投稿截止日期已经只有三天。
“他在搞什么?”
袁新毅有些着急。
菲尔兹奖对于华夏的数学家们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他不希望陈辉因为这样的原因错过这个荣誉。
更别说杨米尔斯理论对华夏人,同样意义非凡。
由华夏人证明华夏人提出的杨米尔斯理论,这样的佳话,理应获得完美的结局。
【闭关中,请勿打扰】
刚来到陈辉办公室门口,袁新毅就看到了这张A4纸写的条子,这还是去年蔻依写下的,纸上的笔迹都已经有些褪色。
可这玩意儿,都已经在陈辉门上挂了两个多月了!
他到底在研究什么?
袁新毅不解,就算在研究新的东西,好歹也应该先上传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会的内容吧,杨米尔斯方程的证明早已经发表论文,陈辉也演讲过很多次了,这并不会浪费什么时间。
难道他不准备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汇报杨米尔斯方程证明的内容?
那还能是什么呢?
这个内容至少不能比杨米尔斯方程证明差,那么,能够达到这个分量的,只能是另一个千禧年难题。
结合陈辉最近的研究方向,就只能是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了,这并不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