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韩非神色复杂地即继续说道:“之前的你,遇到现在这种情况,绝对不会有此惊人之言能告诉我,这些天你都干了什么吗?”
说着说着,韩非的眼神有些炙热,对于现在的韩国来说,人才是最紧缺的资源,若是能够将红莲快速提升的方法复刻下来,那对整个韩国来说,将是一次腾飞之举。
听到韩非的话,红莲眉头一皱,心里似乎猜到了一些什么,方才她的表现似乎有些过了。
不过想了想,她似乎也没有去做一些非常特别的事情,只是在守藏室和那个少年看了几天书而已,当然,这个几天并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持续了七八日了。
随后,她开口说道:“也没干什么,前段时间修缘在守藏室看书,我闲着没事也在那儿一起看,等我看完了那些书,遇到不会的问题会去请教他,然后他会给我解惑,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听到这里,韩非与紫女脸色微微一凝,书中的知识??
他们似乎有些不信,当年秦赵交战,赵国的一员大将名为赵括,当时便是书读的很多,但战场厮杀经历的极少,最后兵败,赵国降卒被白起坑杀近四十万,一蹶不振。所以单纯书上的内容根本不会让人在短短时间内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是他??”
韩非若有所思,排除掉书本的因素,那剩下的就只有一个了——修缘,这个躲在守藏室看书的少年,是他才造成了红莲的改变。
难道那些东西当真有用吗?
紫女似乎猜到了韩非的想法,随后她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有用的不是那些书籍,而是那个人!”
相较于拳脚和刀剑上的功夫,一个人的智慧才是在乱世活下去最有力的保证。
“红莲在与修缘接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有此改变倒也不足为奇,不过有一点我也很好奇,红莲到底看的是哪一些书籍?”
“书籍有很多种品类,有人物传记,描写的是个人一生的经历,这样的书对于一个人来说,的确有不少借鉴的地方;再者,便是一些历史史实,个人感悟,这些东西所宝贵的地方是它记录的人,或者是感悟的人。”
说到这里,紫女轻轻一叹,人与人之间可是不一样的,就好比荀子,他境界高深,对于世界的认识已经达到一种很高的水平,对于是非的判断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并且这个标准能够得到大部分世人的支持。读他的书,要想不进步都很难。
“现在红莲还在守藏室看书吗?”
沉默一会儿,韩非再度轻声问道。
红莲摇了摇头,至少今天她没有再去守藏室,因为她没有再见到那个少年。
“自己一个人看,没什么意思。”
听到这赌气似的话语,韩非与紫女相视一笑,听起来似乎好像也对。
“他的人情可不便宜!”
似乎是猜到了韩非的主意,紫女站在一旁,轻声提醒道。
先前谈成的那个交易,韩非可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那个时候她也没有出声提醒,其实那位来自百越的姑娘与修缘早就认识,就算是他们不去营救,恐怕最后对方依旧会救下她。
想了想,韩非暂时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紫女说的不错,请那个少年出手代价很昂贵。
“红莲,你觉得现在的韩国如何?”
沉默了一会儿,韩非再度坐了下去,随后开口问道。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特别是对当下的红莲来说。
当一个人,能够看清楚身边到底是什么样的时候,那他一定是不快乐的。
“九哥,问这个做什么?”
红莲似乎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见到如此韩非轻轻摇了摇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