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之条件’……”
钱雪森低声重复,胸腔激荡如潮。
他眼前仿佛浮现出朝鲜冰封的群山中,伍万里十九岁的身影顶着朔风,带兵在绝境中撕开血路,生生为羸弱的祖国夺下这擎天支柱般的舰队!
“青阳!看到了吗?!”
“这份‘亚洲第一海军’的根基,是用命搏出来的啊!”
钱雪森说道。
“老师!这是凡人之躯行神明之举啊!”
“今日之后,谁敢再轻蔑地说一句中国无海防?!”
赵青阳早已热泪盈眶,字句如烈火烧灼在心的说道。
“伍万里以血肉为舰船开路,证明了一事——中国人的脊梁,压不垮!中国人的路,闯得出!”
“我们虽在异乡研习机翼与星辰,亦当效此少年肝胆!”
“待到时机成熟时,必归神州!倾尽此生所学,铸护国之剑盾!”
“要那四海列强——听中国之声,敬中国之名!!”
钱雪森将报纸郑重按在胸口,一字一句,掷地有声道。
“老师!”
“学生追随您!万里蹈海固疆土,吾辈擎炬照天穹!”
“此生必归中国,共筑中国军工之国魂!”
赵青阳泪水夺眶,昂然挺胸,誓言铮铮如铁的应下道。
………………………………
在华盛顿,白宫,总统办公室内
美国总统杜鲁门正瘫坐在皮椅上,面色铁青。
他手中紧握着两份刚从朝鲜前线传来的报告。
一份是《洛杉矶时报》头版特刊,标题赫然写着“中国海军舰队扬威东京湾,天皇下跪!”。
另一份则是军情简报,详细记录了钢七总队指挥官伍万里率部在十天内闪电般解放横城、全歼美军补充团的细节。
“这个伍万里……他是个怪物!”
“短短十天,他就从水原打到横城,为中国人换来军舰群,还让日本天皇下跪!”
杜鲁门低声咆哮,将报纸狠狠摔在桌上,眼中充斥着难以置信的忌惮。
“总统先生,分析报告显示,伍万里的战术天赋超出常理。”
“他利用溃兵冲击韩军防线,钢七总队的‘闪电战’完全打破了我们的战略布局。”
“如果放任他继续发挥,我们的军队被打的疲乏不堪,而中国军队完成增兵补给养精蓄锐,直接发动第五次战役。”
“这种情况下,联合国军必败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