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张一谋导演新片《山楂树之恋》官宣在宜昌长阳取景,饰演知青静秋的正是从江城走出去的“天仙”刘伊妃。
消息一出,汉口里份的街坊们纷纷扯起喉咙:“姑娘伢,莫光顾着跟路导谈朋友,记得回精武路啃鸭脖子啊!”
从黄鹤楼下的“小苕货”,到柏林领奖台的“中国茜”,刘伊妃的根永远扎在江城湿热的夏风里。
这一次,山楂树下等她的不只有爱情,还有整座城市的宠溺——
“姑娘伢,江城永远是你滴头一场戏!”
《中国电影报道》:中影与问界罕见联合投资中等成本文艺片,韩山平现场站台,分析师指出,路宽、刘伊妃情侣档自带流量,但票房需突破“文艺片天花板”。
路、刘的银幕情侣首秀成色几何?让我们在明年情人节档拭目以待。
有些报道的重点相当歪楼,除了炒作路、刘情侣银幕首次合作,路宽、张一谋师兄弟首次合作外,话题度最高的,莫过于“婚前协议”的问题。
《心惊报》:发布会上刘伊妃直面《心惊报》提问,称与路宽“从未考虑协议”,更大方玩笑“收入归他”。专家分析,此举既回应舆论又强化“非拜金”人设,但百亿资产未设防仍引热议。
但婚前协议缺失不代表无防范,信托、股权设计可能已替代传统协议功能,路宽先生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持股和资产全部做成零头,来规避婚姻危机下的财产分割问题。
《凤凰娱乐》:从“剖腹证粉”到“我养你”,刘伊妃金句再破公关危机。
刘伊妃以《让子弹飞》典故回击婚前协议质疑,与路宽“工资卡”互动引爆热搜,舆情监测显示,其回应获80后女性群体广泛认同,微博话题阅读量迅速破亿。
纷纷扰扰丝毫动摇不了当事人的心智,28号晚上八点,路老板在问界的公务处理接近尾声。
陈芷希敲门进来,向他汇报最近的行程情况:
“路总,明天的机票已经定好,跟《时代周刊》的采访也已经约好,给您留了充裕时间处理北美的公司事务。”
“另外根据跟《山楂树之恋》剧组的沟通,拍摄工作预计会在9月下旬开始,和刘小姐24号的演出也已经错开。”
她顿了顿:“您在采访结束后的行程,刘小姐还没给我答复。。。”
“啊?那她应该还没想好去哪里玩吧,总之护照都办好了,到时候随便她吧。”
这说的是小刘心心念念已久的“年假”旅游。
像去年去西西里岛一样,拼死累活了大半年总归要给自己几天休息时间,不然赚这么多钱干嘛呢?
“是,收到。”陈芷希不再赘述,转而给他递上一张刻录光盘。
“路总,这是泛亚电影学院那边的初审人员报上来的一个作品,说是比较符合你的要求,请你看一看。”
“今年不招生啊,怎么投简历的人很多吗?”
陈芷希笑道:“您不知道这个机会有多眼热,无论招不招生,投稿的人是不会缺的,万一被大佬看上了呢?”
泛亚电影学院2006年9月第一届开学,因为导演的稀缺性以及学院培养周期的冗长,不像普通大学一样一年一届。
显而易见地,像把郭帆、陆洋等人塞到好莱坞剧组锻炼了一年还没回来这种资源适配,也不适合大规模招生。
更别提明后年还会根据评估情况,由问界、东宝、希杰出资给予拍片机会。
路宽接过陈芷希递来的光盘,因为学院的商业片倾向和“功利性”,他给选片设置过“过滤词”,看来这个报名者的作品很符合条件。
陈芷希关门离开,光盘插入光驱,电脑屏幕上几个歪歪扭扭的红色字体蹦出,十分醒目——
《打,打个大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