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不知道小刘救的这一只是不是上一世罹难的团子,但总归今天大家忙了一下午给国宝们加固笼子,没听说有伤亡的消息。
没有人敢去揣测外界的惨烈,害怕只那么一想就要崩溃,只能在卧龙这方小天地里,用这些幸存的美好聊以慰藉内心。
帐篷外,夜风卷着尘土的气息从缝隙里钻进来,偶尔能听见远处山石滚落的闷响。
柴油发电机的嗡鸣断断续续,像某种疲惫的喘息,那是基地在试图恢复应急照明,以便更好安抚国宝和现在基地内300多被困的游客、专家、工作人员。
柴油发电机组是卧龙自己的应急储备,也幸好两人是在这里遭遇地陷。
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熊猫繁育研究的核心基地,卧龙的地位远非普通科研机构可比。
这里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基地,更是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区,承担着物种保护、国际合作、生态研究等多重使命。
因此才有着堪比军事设施的应急储备标准。
无论是为大熊猫幼崽恒温箱供电的太阳能储能设备和药品冷库,还是简易的求生、医疗物资、压缩饼干、矿泉水一应俱全。
两人现在待着的帐篷就是国际动保组织定期捐赠的,还有《塘山》剧组此前捐赠的急救包,也算是路宽跨越时空给自己的空投了。
这个被世界瞩目的“熊猫王国”,其精密设计本是为守护黑白团子们,却在天地翻覆时,成了三百位国人最后的诺亚方舟。
但基地的常规储备总归是有限的,无法给多达300人的人群长期供应物资,现在迫在眉睫的还是联系上外界进行救助通道的开启。
毕竟基地内还有两名腿部被山体滑坡砸伤的游客,只是暂时控制住了伤情。
有人在往帐篷这边走,外面的阿飞手里握着一根粗竹棒,迅速警觉起来。
“谁?”
“同志,我是顾筠,路导还没休息吧?”
“我在的。”
不等阿飞通知,路宽和刘伊妃一齐站起身来出去,看着这个也算是阴差阳错被自己拉进旋涡的工具人。
顾筠整张脸上都透着疲倦,勉力弯了弯嘴角,似乎是不想自己的情绪感染到他:
“路导,张主任他们忙完了,请我们过去一下。”
“好的,一块去吧。”
顾筠说的张主任叫张和民,时任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
作为卧龙基地最高负责人,事发时他正在基地内指挥日常工作。
一下午的时间,他凭借多年野外保护经验,迅速组织人员转移熊猫和评估损毁情况,又通过路宽的卫星电话向外界求援。
因此目前的卧龙,应当算是这一片塌方的天地间相对秩序井然的存在了。
“张主任,情况还好吧?要不要再组织大家帮忙?”
“谢谢!谢谢!暂时不用。”张和民精瘦结实,带有科研人员的书卷气与野外工作者的干练,上前重重地跟路宽握了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