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宽心里有些明悟,面上仍玩笑道:“是不是我大侄女在学校谈恋爱了,你高兴成这样?”
“去!她才大一谈什么恋爱,腿都打断!”
董双枪是个消息灵通的,主动撺掇着路老板提杯:“咱俩要敬一下韩总了,马上要更进一步啦!”
“呦,以后是大领导,大当家了啊,这杯酒要喝!”
路宽笑着起身拿过三个四两的大杯,倒满,分好。
“韩总,我们哥俩这先给你道个喜?”
韩山平一脸谦虚:“哎呀,八字还没一撇呢,你们可别捧杀我啊!”
嘴上说着八字没一撇,老韩的胡茬子都要跟着嘴角撇天上去了。
根正苗红的老韩,起步不可谓不高。
1989年,韩山平因工作能力出色升任峨影厂副厂长,行政级别副处级,时年36岁。
1994年,韩山平从地方迁入京城,担任北影厂厂长,行政级别两级跳,达到副厅级,时年41岁。
同时,京城和地方相比,显然是更进一步的。
接着就是1999年,他因为开创了贺岁档和分账制度,以及任职期间的亮眼功绩调入中影集团担任二把手。
主抓集团制片环节,任务是让中影按照企业制度发展要求,进行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制度的改革。
至此,级别虽然没有变化,只是权力又更重了一些。
2005年,这位中国影坛的权利者已经52岁了。
在国内体质里,黄金通道是30岁前正科,40岁前正处,48岁前正厅。
老韩已经在副厅的级别上“蹉跎”了7年了,虽然是实权部门,但谁不想在级别上更进一步呢?
更进一步,就有更大的舞台,更大的可能性。
后世他在2007年摘掉了头上的副字,解决了正厅待遇,但那会儿已经快55岁了,后面的仕途一眼看到头。
这一世如果能在2005年初就提前进入正厅行列,别小看这两年时间,能改变的事情太多。
韩山平举杯,看着面前这个横空出世三年的惊才绝艳的人物,心中不无感慨。
没想到自己这“前进的一小步”,最终是靠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达成的。
和路宽及问界的合作,除了在几部电影的发行和参股上赚的盆满钵满外。
通过《异域》将中国文化推出国门,打破占据内地票房榜首的《泰坦尼克号》也是意义重大。
还有旅游卫视的合作,去年给中影带来了近1。5亿的额外收入。
更别提为了季播剧过审在总局交的1000万“保证金”。明眼人都知道那是什么玩意儿,但这样合法合情的创意和变通,也就路宽能想得出来。
2002年尚且一文不名的路宽,从一开始就把韩山平视为合作者而不是上位者,也是因为他老韩是个做实事的人。
2005年即将转正的韩山平,即便功勋大将高骏被挖,也不能不对这位青年导演愈发重视、拉拢,继续坚定地达成合作。
也因为他是个能成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