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为大理寺卿,竟被弹劾徇私枉法,若是被查实,那绝对是名声扫地,此后官途断绝,甚至连章家人都在士林中抬不起头。
这可是不死不休的弹劾!
还有,那听都没听说过的什么锦衣卫百户,竟嚣张跋扈如斯?
这还了得?
尽管锦衣卫明面上有杀人权,几乎等于先斩后奏,但事后也是要被锦衣卫内部自己查处追责的!
哪怕不是滥杀无辜,在朝臣的压力下,陆谡也不敢庇护之!
尤其如今锦衣卫地位日渐低下,私底下斩杀朝廷命官,不知多久没发生过了,便是权柄更在锦衣卫之上的凤鸣司,也无了这杀人权!
女帝脸色还是没什么变化,也没朝臣中臆想的勃然大怒,只是缓缓说道:“奏章呈上!”
传奉官自是将王仪奏章上呈女帝。
女帝刚结过奏章,朝臣中又有一人出列。
“臣亦弹劾锦衣卫百户苏陌,无故殴打前翰林院检讨何衡,致使何衡因伤致亡!”
群臣一看,又是凛然。
赫然是掌管翰林院的通议大夫,翰林学士崔璋,又一个清流重量级的人物!
翰林院最为清贵,乃清流的大本营,阁老预备役,崔璋不但出身七望中的崔家,更多次担任经筵的讲经官给圣人讲经,甚至称得上是帝师!
那锦衣卫百户吃了熊心豹子胆不成?
竟一连得罪王家、崔家在清流中的领头人物?
尽管出列上奏弹劾的就两人,但群臣表情皆严肃起来。
情况很不对劲。
正常来说,哪怕要弹劾别人,别说弹劾章羽这样的重量级人物,九卿之一,便是普通官员,也是低级朝官出列,若是不行,再换更高一级的。
如此反复,层层递进,形成步步紧逼之势,也给双方留下私底下议和的台阶和机会。
如今日这样,开始便王仪和崔璋两重量级人马登场,显然以不留余地,必须置对方与死地!
女帝脸色终于冷厉下来,又看了崔璋的奏章,随后让传奉官把王仪的奏章拿给章羽。
“章卿,王卿弹劾你徇私枉法,章卿可有辩驳?”
章羽看了看王仪弹劾自己的奏章,随后沉声说道:“臣审问何衡状告天昌县典史苏陌与妻通奸一案,案卷已呈陛下过目。”
“审讯时,有左右少卿同堂审案,亦有白城郡主、安国公、前军都督佥事、锦衣卫指挥使、凤鸣司千户旁听审讯。”
“臣自认秉公执法,并未徇私,臣亦相信,其中是非过错,陛下自有公论!”
那些不明情况的朝臣,更是目瞪口呆,彻底傻眼!
审讯一个天昌县典史,通奸翰林检讨妻子的案件而已,竟然出动了这样多的重量级人物?
这都比得上三司会审的规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