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陌马上又解释道:“大人也看到了,王家未必真的仁义礼信!”
“之所以绝大部分人,都觉得五姓七望德行高上,只因他们掌握了舆论权而已!”
帝师终于主动授课了!
女帝不自禁的坐直身体,沉声问道:“何为舆论权?”
苏陌想了想:“简单来说,就是发声渠道!”
“门阀世家掌握舆论权,想让百姓知道什么,百姓只能知道什么,不想百姓知道的事情,百姓便无从得知!”
“如现在这般,哪怕卑职公堂获胜,但只要王家散发消息,继续诋毁本官,三人成虎下,百姓定然真以为本官与殷旗官有染!”
女帝目光往周报看了看,柳眉微微一挑:“苏郎说的舆论权,好比朝廷邸报?”
苏陌给女帝竖起大拇指:“大人果真聪明,能举一反三!”
“朝廷的邸报,便是朝廷的舆论渠道,另外,告示这般的也算。”
说着,苏陌眉头一皱:“只不过,朝廷邸报有极大的缺陷!”
女帝马上接下去的道:“只能官员观阅,百姓无从得阅?”
苏陌点点头:“正是如此。”
“所以卑职成立这故事周报,其上连载三国演义,设法勾起读者的追读欲望,将周报大量销售出去!”
“茶馆听书的,多是普通百姓,这样就有了下层百姓的发声渠道,不至于被门阀世家所把持!”
女帝目瞪口呆!
想不到苏郎竟想得如此深远!
真不愧是朕选定的男人……嗯,朕选定的帝师!
苏陌看了看女帝,毫不客气的拿起她的茶盏喝了口香茗,跟着道:“另外,下官开辟了名家名作栏目。”
“其他的,诸如坊间趣闻、奇闻异事,乃至农耕知识、天文地理等等,卑职也会一一加上去。”
“只要周报销量上去了,自然有读书人为了名利,给周报投稿,如此一来,士林发声渠道亦有了,周报覆盖面更大。”
女帝皱了皱凤眉:“真正的大儒,怕且不会在周报上刊登著作。”
苏陌反手指了指自己:“大人莫非忘了只如先生?”
女帝白了他一眼:“如你所言,此乃舆论渠道,定要经常印制,单凭一个只如先生,能有多少大作刊登上去?”
苏陌笑道:“周报七天印制一回。”
“卑职觉得,即便无其他大儒名作,单只如先生的作品,支持个三五年,问题应是不大的。”
女帝……
怎有种想打苏郎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