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是穿越时空的馈赠,理应归还于人间,让此世众人欣赏。
……
……
李临决定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那些诗篇。
这是成本最低的渠道。
他掏出口袋里的手机,迟疑片刻后,却又将手机放下。
拉开抽屉,在旧笔记和草稿纸下摸索了一会儿,捻出一张略显陈旧的手机卡。
这是张不记名卡,李临8岁的时候买的。
原本想多囤几张,奈何小时候囊中羞涩,实在付不起那么多月租。
即使省吃俭用,也才艰难维持了这一张……
李临身份证上年龄才十四岁,按快音的规则,常规登录会自动跳转到“青少年模式”,处处受限,连发布作品的权限都没有。
只有用这种不记名卡,才能规避限制。
他换上卡后,登陆快音。
取名环节让他有些为难。
思索良久,李临才郑重地敲下三个字:
“拾遗台”。
又在简介栏里一字一句地输入:
“今日翻阅家中古籍,偶得古贤诗卷残帙,皆世所未见之遗篇。
“展卷细览,欢忭难胜,情动于中,不能自持。
“然,藏一己之独赏,曷若与众同欣?窃愿效蔡伯喈刊石经、继毛子晋镌梨枣,刊佈先贤之遗稿,与诸君共赏。
“庶几同好之士,得共析斯篇,以永其传。”
李临选择上传的第一首作品,是《静夜思》。
该诗在前世的时候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国民启蒙之篇。
其语言平白如话,质朴至极,短短二十个字,便白描出千年乡愁。
无论何时何地,轻轻吟诵,思乡情与诗意扑面而来,堪称妙觉古今。
很可惜,这个世界的李白未曾留下此诗,不免让人有些遗憾……
李临从相册里找出一张月光清冷的图片,将诗句题于图上,署上李白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