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上千人的军队对战争也起不到太大的影响,但荷兰人对于布尔人的支持已经是相当明显的了。
战争爆发后的第五天,高达4000名英国军队在开普殖民地的东北部集结完毕,浩浩荡荡的向纳塔尔进军。
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收复纳塔尔地区,将布尔人的军队重新赶回纳塔尔以北。
在尼克尔森峡谷,英国军队和布尔军队碰面,双方立刻展开了激烈的交战。
此战双方均损失惨重,英国伤亡高达1300余人,布尔人的伤亡也高达接近500人。
如果不是峡谷太适合埋伏,让布尔人占据了先机的话,恐怕布尔人的伤亡也要增加很多。
剩下的三千来名英国军队退回了纳塔尔南部地区,并且建立了一条严密的防守阵地。
布尔军队的指挥官试图攻克英国军队组建的阵地,最终发现英国军队的防守太过严密,除非付出巨大的伤亡,否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攻破得了的。
眼见无法攻克英国阵地,布尔军队这边改变了策略。
他们一边在已经占据的土地上构建防线,一边侦察南纳塔尔的地形,寻找可以进行固守的地点。
他们除了要应对开普殖民地的英国军队,还要应对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赶来的英国仆从军队和本土陆军。
要是贪功冒进的话,从世界各地支援来的英国军队有很大概率会将布尔军队包围。
为了自身的安全,大部分战争也只能以防守战的方式进行。
战争的连续失利让英国政府丢了面子,殖民大臣张伯伦更是亲自向开普殖民地的总督塞西尔·罗德斯下达了命令,要求其在一周之内必须获得可供宣传的战果,否则就等着接替他的人前往开普殖民地。
在英国政府的敦促之下,塞西尔·罗德斯也不得不制定反攻计划,确保前线的局势不是那么糟糕。
在布尔人的三路军队当中,位于纳塔尔的主力军队是最难攻破的。
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的大部分兵力都聚集在这里,这两个国家还在源源不断地运输着援兵。
想要一战攻破布尔人的主力是很困难的,倒不如将目光放到,奥兰治南部以及贝专纳地区的另外两路布尔军队上。
想了又想,塞西尔·罗德斯最终将目光放到了英属贝专纳地区。
只要能够消灭这里的布尔军队,英国军队就可以轻松地抵达布尔人的大后方。
这里距离德兰士瓦共和国的首都比勒陀利亚只有200多公里的距离,不管是骚扰布尔人的大后方还是直接进攻德兰士瓦共和国的首都,明显都比在正面战场发动反攻要划算。
想到这里,塞西尔·罗德斯也没有丝毫犹豫。
他立刻组建了一支人数高达2000人的军队,携带着数挺机枪和火炮,浩浩荡荡的向贝专纳地区进发。
机枪一开始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布尔军队的站位比较密集,机枪的扫射很快就能造成大量的伤亡。
但布尔人也不是傻子,他们很快就明白了机枪这种武器的特点。
机枪的优点是火力覆盖范围广,能够有效杀伤站位比较密集的敌方军队。
但机枪的缺点也比较明显,首先是机枪会消耗大量的子弹,英国军队明显也扛不住连续不断的机枪扫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