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当兵的,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先前便已有贪墨军资的巨贪被绣衣使杀鸡儆猴了。
好在天子在杀了几个巨贪后,便降下明旨,不会不教而诛,也不会追及前罪。
只要在绣衣使稽核规矩立下后,军中莫再发生贪墨军资、克扣军粮之事,便不会追究。
不少军将这才宽心,明白天子不是想让他们这些军将都成为廉洁的圣人,而是天子把将士的口粮军资当作头等大事。
如此,非议断绝。
更多的军将、军卒,反而因此对天子愈发既敬且畏。
因为暗中克扣口粮军资的,很多时候不是军将军吏,而是军营外负责划拨资粮的文官墨吏。
被诛斩示众、悬首辕门的巨贪,也以文官墨吏居多。
如此雷霆手段,倒让许多军将、军卒们暗暗出了一口恶气,因为在过去,这些贪墨军资的文官墨吏,上头往往有人。
出于潜规则,只要做得不是太过分,很多人对这种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问,不参与,更不会去检举揭发。
但现在,不一样了。
天子亲自督办,绣衣使稽查更是铁面无私,少有人再敢于军资、军粮上动歪脑筋了。
兜兜转转,刘禅又来到伤兵营。
营区的规模,较昨日他来视察时扩大了不少,但传出的呻吟闷哼却较昨日显著降低。
更多的医匠和辅卒被抽调过来。
他们用煮沸后放凉的布条,蘸着刺鼻的酒精,为伤兵清洗伤口、更换敷料。
草药熬煮的苦涩气味四处弥漫。
重伤者被集中安置在避风保暖的帐篷里。
伤势较轻者,则靠坐在篝火旁,喝着热乎的羹粥,望着吴军关寨的方向大声议论。
最热闹的话题,除了昨日之战自己如何英勇杀敌,斩获多少外,莫过于天子亲临战地,巡抚三军了。
昨日,在陈到接到自己之后,刘禅便命人升起金吾纛,往滟滪关前走了一遭。
一来是想勾引勾引潘濬,看潘濬有没有胆子出来“擒龙”,二来便是吓唬吓唬寨中吴军。
再之后便擎着金吾纛,在陈到的引护下巡抚诸营伤亡之卒,最后又在中军大帐与一众偏将、校尉们见上了一面,对他们进行了一番必要的安抚与激励。
安抚士卒,施恩将校之事,刘禅在关中一直在做。
不论多繁琐、多疲累、多重复乏味,都一直坚持在做,亲力亲为。
亲征亲征,并不是挂旗督军、打场胜仗就足够了。
更重要的,或者说最重要的,往往就是战后推衣衣之、推食食之这种邀买人心的施恩环节。
得让将士们都知道,你们打了胜仗,我这天子看到了你们的付出,将来你们会高官厚禄,高人一等。
但你们还须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