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大惑大恐,举足无措。
于是汉军仅用一夜再破一关。
又两日后。
日落时分。
傅佥、张固、雷布诸将统率的五千余将士。
以及主动请缨而来的巴郡賨人首领龚顺、罗平、鄂何三将带领的五千余板楯蛮。
共万余战卒,趋至吴军深涧关。
大汉两日连破两关,势如破竹。
十余里外的潘濬等人已经反应了过来,再这样分兵作战,非但不能达到阻击汉军、削其锋芒的作用,反而会让大吴士气直接萎靡不振,甚至崩溃。
于是潘濬下令,直接把后三关的吴军将士共六千余人,派到了第三关深涧关,一同戍守。
另外,又从巫县及铁索北关派两千余人去戍守后三关。
一旦深涧关战事再不理想,那么守关将士再慢慢退回后三关。
但层层阻击的方针是不变的。
毕竟防守一方天然占优,如果不能利用山险、堡垒阻击削弱汉军,反而直接让汉军杀至巫县城下,直逼南北两座铁索关,那么大吴经营五六载的铁索江关究竟能不能守住,便着实是未可知之数了。
因为一旦战局如此演化,那么大吴为了守护这两道横江铁索,就不得不继续从巫城分兵。
而分兵之策的弊端,通过蜀军两日连破两关之事,已是显而易见。
——利于蜀军逐个击破。
蜀军完全可以凭借两道铁索关,对大吴实施一个围点打援之策。
所以,一定不能让士气愈盛的蜀军直接杀到铁索关前。
——须挫蜀之锐气。
而眼下,如何挫蜀军锐气?
潘濬已经有了完备的计划。
关键就在于,江南大山里那群伐山取道的蜀军。
孙俊、傅义、李肃三将数日前已经得他将令,增兵八千,共一万两千人控扼铁索关南关。
如今,他们已经张开了口袋,就等着那群伐山取道的蜀军伏兵进入瓮中,来个瓮中捉鳖。
一旦南岸汉军败下阵来,那么北岸汉军连战连捷而生出的锐气,也会因此受挫。
只是…南岸汉军一直没有动作。
潘濬也就不得不继续派兵前出,抵挡北岸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