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想吾大兄与步子山统吴军数万直至西城,乃是吴侯惑敌之策。
“吴军应还未能夺下房陵、上庸二郡。”
丞相言罢,费祎、董允及诸将虽不解为何丞相有此猜度,但也都尽皆松了一气。
而松了一气的同时,又不免有些惊奇诧异。
费祎神色略显疑惑道:
“可是丞相,西城地处东三郡最西一郡,吴侯何敢直接绕过上庸、房陵,进军西城?”
董允也颔首,跟着道:
“吴侯倘若果真绕过上庸、房陵二郡,则粮草、军械、进军、还师之路线全在汉水。
“一旦曹魏败吴军于襄阳,则子瑜公(诸葛瑾)与步子山,岂不是被困死于西城脚下?”
然而董允甫一言罢,其人便立时恍然大悟,再扭头与费祎对视,却见费祎也已面露恍然之色。
丞相看向天子,肃容正色道:
“陛下,吴侯此计不可谓不妙。
“上庸、房陵二郡,距汉中六七百里之遥,又有吴军阻隔,大汉难知二郡虚实,降吴与否。
“而赵车骑与邓镇东甫一抵至南郑,臣侄便持节而至。
“事关两国盟好,不论是赵车骑抑或邓镇东,都须得请示陛下旨意后才能决定是否东进。
“一来一回,耗费十余日。
“待赵车骑、邓镇东得到陛下旨意,继续进军西城,行军又须耗费二十余日。
“前后三四十日,吴军或可能已夺下西城。
“一旦夺下西城,上庸、房陵二郡或可以不战而定。
“纵不能,有西城在西,江陵在东,夹在中间的二郡,终将被蚕食殆尽,尽入吴侯彀中矣。”
闻及此处,刘禅徐徐点头。
倘若赵老将军与邓镇东不等帝命就挥师东进,恐怕吴军就要直接拦在汉水狭道,阻止汉军东进。
如此,双方就相当于撕破脸了。
汉吴之盟是国家头等大事。
即使是丞相,也一定会与刘禅及群臣商量之后才能做下决定。
倘若真如丞相所言,孙权还没有打下东面的上庸、房陵二郡,直接进军西城,那么孙权的算盘打得真不可谓不响。
何也?
孙权明摆着想骗夺西城!
非但是骗大汉,同样也在骗西城太守申仪。
此外,令费祎、董允恍然大悟,又让刘禅叹为观止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