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50章 破而后立(第4页)

第150章 破而后立(第4页)

刘禅本来正在沉思,被丞相突然的一礼弄得一愣。

赶忙将丞相扶起,本来还想说些什么,与丞相略有些发红的双眼对视上,脑子当即一片空白。

只能道:“是相父教导得好。”

一时君臣和谐,众卿慨叹。

片刻后,刘禅继续与丞相及诸卿讨论府兵之制。

这不是刘禅自己的空想,这是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交出来的历史答卷。

刘禅抄答案就是了。

总而言之,对于如今仍然称得上小国寡民的大汉来说,府兵之法,必然是成本最低,而成果又必然最为显著的养兵之法。

非但如此,府兵作为完全依附于皇权而存在的军功贵族、新式豪强,将来又一定是刘禅这个天子抗衡世家门阀最强大的武器。

于刘禅这个穿越者而言,如何才能使得中央皇权更加集中,如何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历史的轨迹再清楚不过。

从郑庄公箭射天子,齐桓晋文称孤道寡,分周天子之权开始,中央权力无比虚弱。

再到秦始皇独霸天下,中央权力一时无两,却遭到六国反抗,于是刘邦再与诸侯王共天下。

至诸侯王被削弱消灭,分享中央皇权的势力,开始变成始于东汉,兴于魏晋,盛于隋唐的世家门阀。

又从黄巢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那段时间开始,到宋朝建立,世家门阀走下历史舞台。

分享中央皇权,拱卫中央皇权的人,则变成了实力更弱小的士绅,即所谓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

门阀相较于诸侯王,对于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央皇权来说,是更加进步的阶层。

而弱于门阀的士绅,相较于中央皇权来说,又是更加进步的阶层。

汉武帝之所以能开疆拓土,遁逃匈奴,饮马瀚海,燕然勒石,达成了可称千古一帝的军事成就,背后不仅仅是卫霍双璧的军事功劳,更得益于强有力的后勤支持。

而这强有力的后勤支持背后,除了文景之治六十年休养生息攒下来的国本外,是高度集中的中央皇权,使得汉武帝的政令得以实施。

汉武帝高度集中的中央皇权又从何处来?

从尚未变成门阀的地主豪强那里短暂攫取而来。

彼时,诸侯王等旧时代权贵,被刘邦、吕后与文景二帝削弱翦除,而门阀这一新权贵在武帝时尚未成型。

尚为豪强大家的权贵,还不足以与皇权掰腕,于是武帝时期的中央皇权无比强大。

但彼时生产力落后,最适合作为王朝税基的中小地主和自耕农阶级还不成熟,这种高度集权的情势注定无法持续。

当豪强大家进化成世家,中小地主与自耕农的力量仍然弱小,则高度集中的皇权便慢慢消失。

但仅仅是诸侯王与世家门阀青黄不接产生的短暂的权力真空,带来的短暂的中央集权,就使得武帝成功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改革,并举国之力解决了高祖皇帝及文景二帝都没能解决的匈奴之患,开疆千里。

刘禅想要办大事,就必须集权,想要集权,就必然要扶持起一批足以抗衡世家大族的力量。

府兵,就是这个力量。

这是完全依附于中央权力而存在的新式豪强。

所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在当前社会生产力还不足以产生足以拱卫皇权的中小地主及士绅之时,便制造一批地主士绅,利用他们来拱卫皇权,反作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府兵在成长为新的世家门阀前,天然就是世家门阀的敌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