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与司马昭,及战前被天子转为骠骑将军军师的杜袭等数十骑驻马于渭水南畔。
眼看着胡骑并不向东突围逃亡,也不向西杀出一条血路与追来的汉军汇合,而是一路北奔。
对彼处地形并不了解的司马懿皱眉不已,随即看向身侧的杜袭:
“杜军师,胡虏一路向北,难道彼处有桥不成?”
那位未虑胜先虑败,特意留两千骑在鸿门以为后手的骠骑军师打马上前,亦是不解:
“仆西来之时,命哨骑一路溯渭水而进。
“据哨骑回报,只有下游五十里外的下邽与郑县为了沟通南北,才架有木桥几座。”
闻听此言,司马懿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思索片刻后想到了什么,而后叫来亲卫:“胡虏要涉水而逃,命牵弘、张虎他们休再犹豫,加速追上去!”
杜袭一愣,随即打马上前,朝司马懿投去疑问的目光:“司马公,涉水而逃?”
司马懿脸色有些不好:“蜀寇数日前与王昶牛金战于灞水,郝昭文钦回援新丰,结果数千胡骑出于郝、文二将之后。
“我当时以为他们是从下邽、郑县二县之间那几座桥南渡,可现在看来,可能是我想岔了。”
杜袭闻之再度一滞,骤然扭头朝着胡骑方向望去。
一刻钟后,文钦所统两千余骑便率先奔至渭水之畔,彻底挡住了胡骑东奔的道路。
然而胡骑仍然没有东奔之意,而是一路向北,最后在西面四五里外停了下来。
“不对……”司马师微微一滞。
“胡虏怎么停在那里了?彼处难道有桥不成?”
文钦亦头脑为之一懵。
然而这一懵没有持续多久,因为马上他就隐约望见,渭水北岸似乎出现了少许胡骑。
司马师在马背上望了片刻,瞳孔陡然一张:“不好,彼处正是渭水曲折之处,泥沙於积过甚,胡虏在涉水而渡!”
确实让司马师说对了,渭水原本与漕渠平行,自西向东而走,至鸿门时突然转了个大弯,变成南北走向。
而如今杨条等胡骑所在之处,正是渭水从南北走向陡然弯曲,再度向东的转折点。
非但如此,彼处转折处还并非是如“『”符号一般的大转折,而是如奶嘴水滴,或者说“区”字一般的突出部。
两千胡骑便挤在“区”字中间,从容向西渡河,只有一面临敌,且临敌一面开口不过一里而已。
待文钦、吕昭、司马师等人率骑军赶至,已有二三百匹战马横在了开口之处,作为阻拦。
而胡骑半数留在原地,另一半或是正浮马涉水而渡,或是已成功渡过渭水,在对岸持弓以待了。
一阵又一阵比柴草燃烧产生的浓烟更淡一些的浅棕色烟雾,自拦路的战马背后升起,约十余处。
一股特殊的焦臭味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