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他们已经被人远远的甩到了身后,这时候再强调什么技术难题,难道是想表示华国的技术有多先进,那个洛珞有多厉害,而他们的团队有多么废物吗?!
“我们投入了海量的资源,动用了最先进的侦察手段!”
另一位议员补充道,声音冰冷刺骨:
“结果呢?情报部门被精心设计的烟雾弹耍得团团转!我们引以为豪的战略科研项目,被一个独立自主、白手起家的华国项目远远甩在了后面!”
“我们的卫星拍到了他们的工地,我们分析了他们的热量信号,我们甚至截取到了模糊的通联,但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不,是完全不相信,他们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他指着屏幕上“人类首次实现持续能量净输出”的新闻标题。
国家情报总监帕克羞愧地低下头。
约翰逊·菲斯克的担忧在脑中挥之不去——那种在目睹华国代表团退出ITER时异常平静的表情所引发的、深入骨髓的寒意,此刻化为现实,成了压在他心头最沉重的巨石。
他们确实遗漏了最关键的信息:那个名叫洛珞的人和他那几乎不可能的决心与能力。
“耻辱!”
鹰派参议员总结道,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挫败和恐惧,而非单纯的愤怒:
“这是国家情报系统的重大失察,是国家战略科技部署的严重落后,我们不仅没能阻止对手,还亲手为他们扫清了障碍。”
“现在,是他们掌握了能源的钥匙,我们的未来,已经被别人握在了手中,先生们,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在点亮人类新能源时代黎明的竞赛里,美国输掉了这一轮。”
听证室内的气氛凝重得几乎无法呼吸。
窗外冬日的阳光照射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如同囚笼铁栏般的影子。
议员们怒视着面前的证人,而帕克和NIF主任则僵在原地,仿佛被盘古堆那束稳定燃烧的聚变之火烧成了灰烬。
他们面对的,不再是训斥,而是对一个国家战略误判和科技领先地位丧失的痛苦确认。
那个屹立在海岛上的“盘古堆”,不仅在物理层面点燃了核聚变之火,更是在政治和战略层面,点燃了一场足以重塑世界格局的风暴。
而此刻美国国会的无能狂怒,正是这场风暴席卷而来的第一波回响——冰冷、残酷,且充满了对未知未来的深深恐惧。
毕竟一旦华国聚变堆实现商业化,那动摇的将是他们的霸主地位,能源——是一切发展的根本。
在和平年代,互相对峙的时候,那将是比核武器还要重要的东西。
不过……他们也并非毫无机会了。
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威廉姆斯猛地拍案而起,赤红的眼眶直刺坐在霍夫曼旁边的国家情报总监帕克:
“我们被自己吓破了胆!帕克!你的情报系统花钱买那些卫星照片,比好莱坞拍科幻片的特效还贵!结果呢?让洛珞用一堆虚张声势的施工画面就唬得魂飞魄散!真正要命的数据就藏在这儿——”
他激动地抖着那薄薄的新闻稿,十分激动的吼道:
“Q值1。07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那所谓的‘聚变堆’每维持一天运转,就要烧掉至少三座大型火力发电站来给它提供补偿电力!该死的华国人,他们连反应堆最基本的自持运转都做不到!”
这句论断仿佛有某种魔力,议员们紧绷的呼吸肉眼可见地平缓了几分。
能源巨头代言人罗伊斯甚至颇为放松地松了松领带,他的指尖悠然划过NIF去年提交的季度报告,目光转向霍夫曼:
“诸位,我们的NIF虽然暂时还没突破Q=1这个门槛,但最新的间接驱动实验……我记得报告上说已经达到了0。85?距离华国这个‘了不起的成就’……差距似乎并不遥远嘛。”
“霍夫曼博士,你告诉我,如果资金到位……多长时间,NIF能追平这个数据?”
霍夫曼的喉结剧烈地上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