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沉稳:“这就是位于东黄海深处黄泽岛的‘禺谷科研基地’。”
镜头快速切过:海面上劈波斩浪的022型导弹快艇巡逻线,岛岸高耸的移动雷达站天线缓缓转动,身着迷彩、眼神警惕站岗的海军陆战队士兵……每一个画面都无声传递着这座基地的极端重要性和森严戒备。
画面切入基地内部,并非反应堆核心,而是一条灯火通明的通道。
旁白介绍:
“这座被命名为‘盘古堆’的国之重器,从构想到建成,仅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创造了世界聚变工程建设史上的奇迹!”
“奇迹背后,是无数夜以继日的拼搏与坚守。”
旁白声调变得沉重。
屏幕切换:暴风雪中,大型半潜船“振华31号”将巨大、标记“极度精密”的杜瓦容器组件缓缓吊装上岛;钢筋混凝土基座浇筑时,工程师裹着厚重的棉大衣在寒风中记录参数;灯火通明的指控中心内,年轻的技术员对着电脑屏幕全神贯注……
紧接着,是一组工作影像的蒙太奇。
没有清晰的面部特写,但观众能看到:
一双戴着白手套的手,正无比专注地抚平一片巨大银色铝箔隔热片的边缘褶皱。
一个略显清瘦的背影,站在复杂的控制台前,手指快速掠过一排排闪烁的指示灯和数据屏。
一群穿着工作服的技术人员,围着冷屏组件热烈讨论,图纸摊开在临时搭建的桌子上。
“我咋看着这个背影有点眼熟?”
妻子突然有些好奇的出声道。
老公闻言没有搭话,两人虽然是夫妻,但是行业确实相距甚远,他们是高中同学来着,恋爱了很多年,这才一毕业就结婚。
他自己的老婆他还不了解吗,平时最爱看的就是那些偶像剧,和各种电影大片,科研上的事,对方哪有什么了解。
更何况还是这种高度保密的可控核聚变工程,连他都没有听说过,妻子能认识人家工程师就出鬼了。
其实妻子也觉得奇怪,他可从来不认识什么科学家来着,但就是感觉眼熟。
而新闻没有给她更多的思考时间,旁白紧接着介绍道:
“总设计师洛珞同志,以其非凡的数学才华、物理学直觉和对工程极致的追求,带领数千名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将‘三年建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变成了现实。”
“从地质勘测到结构力学,从超导磁体冷却到激光阵列的微米级校准,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智慧和汗水,更践行着他‘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的自主创新信念!”
客厅里一片寂静。
那个年轻的物理硕士紧抿着嘴唇,还沉浸在激动的情绪中,他比普通人更明白“三年建成”、“自主设计”、“克服冷屏隐患”、“微米级精度”这些词语在聚变工程领域所代表的难以置信的难度和艰辛。
全然没有注意到另一边妻子瞪大的眼睛。
“谁!刚才新闻里说总设计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