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态度十分果决,做出判断也很快。
虽然试验堆和商业化聚变堆完全是两码事,但显然他也已经做好了公开的准备,只不过要徐徐图之,不能一口气公开太多。
至于国际上的一些针对和阴暗手段,这是必然可以预见的,为此他们将全力做好准备。
是的,这一次他们宁可全盘接下,也绝不会退缩。
因为……只要熬过去这一关,美元石油的时代就将再不复返,接下来将是——人民币和聚变堆电能的时代,这是何等壮阔的未来。
原本他以为自己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一幕就已经不错了,但现在看来,他似乎能有希望在位之时就做到这一切。
没有任何领导能抗拒这样的诱惑!没有任何人!
而这一切的源头只不过是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
随后的半小时里,洛珞在电话里详细沟通了后续的事宜,考虑到兹事体大,领导没有在电话里详细说明,而是与洛珞约好了等他处理完手头上的事后,亲自来上京沟通。
尤其是能源方面,在商业化聚变堆的建造上,他们还要开一个专项的碰头会。
“奥,对了,点火已经成功,你的身份也可以公开了,今晚的新闻应该就会直接公布了,毕竟国际上都已经对你的身份打探清楚了,我们现在再瞒着国内,就有些鸵鸟做派了。”
“倒不如跟着一块大大方方的公布出来,你也可以松口气,不用总是藏着掖着了。”
电话的最后,领导突然如此说道。
其实早在去年他们退出ITER的会议上,就早已有人打探清楚了洛珞的身份和重要性,甚至在会议上都直接把洛珞的名字拍了出来,可见不是什么故弄玄虚,而是掌握了确凿的证据。
只不过当时他们依旧高度保密了洛珞的身份,有时候需要防着的可不仅仅是“国际友人”。
不过如今随着点火成功,再隐瞒下去已经没有必要了,也是该给洛珞一个盛大的公开,以及一份配的上他的荣誉了。
……
2011年1月1日,晚上七点整。
窗外,上京的夜色被各种霓虹灯光点缀得斑驳陆离。
电视荧幕散发着稳定的白光,映照着客厅里一张张或疲惫、或轻松的脸庞。
老李头眯着眼睛,靠在沙发扶手上,手中保温杯的枸杞沉浮,老伴儿刚收拾完碗筷坐下。
隔壁房间,一对年轻夫妻依偎着,丈夫是刚毕业的物理系硕士,妻子好奇地探出头:
“怎么还不开始?说好七点嘛。”
墙上的挂钟分针刚巧指向数字12,七点整。
熟悉的片头曲准时响起,但时间仿佛被拉长了。
第一条是例行的新年贺词,第二条是各地欢庆活动的集锦,画面喜庆,配乐欢快。
老李头打了个哈欠,老伴儿嘀咕:“今儿这节日气氛也忒长了点…”
时针指向七点二十,两位主持人并未像往常一样结束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