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冲着一种可能的未来——东方超环所代表的、由海量实验验证支撑起来的稳态、长脉冲运行这条经过实践层层过滤的、国际聚变公认的正途,是否被过于仓促地定义为“落后”了?
他脑中闪过合肥高能激光研究所——就在离此不远的科学岛上。
如果非要说最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不是他们的项目进度本身,反倒是另一个跟系统息息相关的团队——那个天才少年带领的夸父项目组。
虽然夸父工程的保密程度是绝密,对于其项目进展,即便他作为另一个聚变工程的负责人,但因为擅长的领域不同,没有参与其中,也不甚了解。
但其中不少人才都是他推荐给张云超的,对于这个项目他当然不会一无所知。
尤其是两者虽然方向不同,但处于同一赛道,在许多事情上甚至能产生量子纠缠一样的互相影响。
最典型的就是夸父工程立项后不久……他们的当时的研究费用先后缩水了两次。
是的,不然立项才过几天,上面就直接给洛珞批了一百亿的前期经费,真以为资金那么富裕呢。
即便真的有,如此突然的项目,又这么着急上马,那里会有这么快就筹措好。
当然是……从隔壁项目组扣的了。
高层资源的总盘子就那么大,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家级“火种工程”在舟山群岛启动大规模建设,其资金、顶尖人才、战略资源的虹吸效应必然是无情的。
既然夸父工程看上去更有希望,那么自然要给予大额投入。
同样的,像EAST这样需要持续巨额投入、短期内看不到巨大商用前景的基础科研项目,恐怕是首当其冲被权衡的“砝码”。
随后的时间里,几乎每次夸父工程上有了一些进度,他们都能根据一些上面的态度,对东方超环的关心程度,以及经费预算等方面感受到。
而这次,能让上面直接下文件,让他们冻结核心试验这么大动作的,恐怕……不会是什么小进步,很有可能产生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只不过这都是他的猜测,尽管他现在几乎认为这就是事情真相了。
但他需要一个答案,一个从核心决策层来的、确凿无疑的答案。
他不能仅凭猜测就放弃背后几百名研究人员二十年的心血。
万明远猛地转过身,动作果决得吓了何彬一跳。
“备车,我要去科工委。”
他的目光锐利:
“我亲自去找张云超书记!他必须给我,给EAST,给核聚变研究本身,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
另一边科工委大楼冰冷的走廊里,秘书小王早已接到通知,在张云超的办公区的入口等候着。
当看到万明远到来后,他脸上维持着职业性的恭谨,但眼神里一闪而过的局促没能躲过万明远的眼睛:
“万院士,您稍等,张书记正在里面批件……”
然而万明远完全没有坐下等待的意思,就笔直站在略显空旷的接待区,目光如鹰隼般投向那扇紧闭的红木大门。
小王见状有些欲言又止,他当然知道这位大佬是干什么来的,除了兴师问罪还能是什么。
只是这位他可惹不起,没见张书记都借口想要躲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