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能是真的不想被某些力量过度利用吧?毕竟最近行政包场确实有点猛。”
“楼上说的有道理,之前不是有人担心这个吗?现在看来,他是认真的…有点佩服这种清醒。”
“清醒啥?任性吧!多少影迷还没看上IMAX呢!”
“管他什么原因,赶紧抢票啊同志们!最后的IMAX机会了!”
在各种复杂的情绪漩涡中,最后的几天放映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影院挤满了“最后一次机会”的观众,也包括一些集体包场队伍,仓促地抓住了这场科幻盛世的尾巴。
2009年6月19日晚11点45分。
全国各地尚未散场的影厅里,最后的观众戴着3D眼镜,最后一次感受行星发动机喷射出蔚蓝光焰的壮丽,沉浸在那个地球带着人类家园流浪宇宙的故事里。
拾光映画的放映监控中心。
巨大的屏幕上,代表着全国数千家影院每一个放映厅《流浪地球》场次放映状态的指示灯,一盏接一盏地熄灭。
当屏幕上最后一点光芒归于黑暗的瞬间,象征着全部场次放映结束的提示音短促而清脆地响了一声。
整个监控中心一片沉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屏幕上那个最终定格、由无数细密数据滚动结算后汇聚而成的庞大数字上:
最终票房:38。17亿元人民币
没有欢呼,也没有泪水。
技术员按流程将这个数字导入了最终统计报告,并进行了归档封存。
坐在房间里的洛珞也同时收到了温岚发来的最终票房截图。
他没有立刻回复。
目光在那个闪耀的“38。17亿”上停留了几秒,屏幕的微光映照下,他的表情在阴影里显得异常平静。
没人知道他此刻确切的思绪,是为一个奇迹的落幕感到欣慰?是为那未能触碰的40亿感到一丝遗憾?还是更深的,为了守护一种他所理解的创作纯粹性和市场健康秩序而付出的决心?亦或是,眼前更重要的物理法则战场,正吸引着他全部的专注?
他关掉了票房报告窗口。
明天,他的战场在实验室里那束试图点燃可控核聚变希望的火光上。
而电影院外,夜已经深了。
三三两两走出的观众低声交谈着,脸上带着满足、震撼或是思索的神情。
海报墙上的地球和发动机,在夜色中静静伫立,仿佛刚刚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远航,卸下征衣,归于沉寂。
这场席卷中国电影工业和观众心灵的超级风暴,以38亿这个史无前例的数字作为它的刻度,至此,画上了一个坚决而带着温度的休止符。
也许未来,它会成为一段被不断提起和铭记的神话,但对于此刻经历着它落幕的人们来说,真实的情绪是复杂难辨的——混杂着一丝未能尽兴的不解,以及惊讶、不舍、和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