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后,“夸父”指挥中心。
洛珞径直走进自己那间被特殊屏蔽的推演室。
厚重的合金门无声滑开又闭合,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屋内,依旧只有那一张硬木书桌,一面覆盖着潦草公式的白板,以及一台高速终端。
他坐到终端前,目光如鹰隼般扫过王启明团队发来的那份触目惊心的“伪弹性崩溃”报告:
失效区域:主能量交换区A-7至C-3区段
触发条件:温度峰≥2250K,中子通量≥10ncms,压力加载速率≥1。2GPams
失效表征:非预期超大范围塑性流动,晶格滑移带出现异常扭曲,界面结合能急剧弱化,形成类流动态“熔蚀”通道。
微观分析:高分辨电镜显示界面附近出现显著元素偏聚,原子空位浓度激增至临界值以上,伴随位错网络崩解。
改性剂路径瓶颈:高纯WB-4复合基板所需关键“钯-硅-碳晶界改性剂”第Ⅲ阶段合成,因固溶体稳定性差及放大生产时杂相控制失败,成品率
所有的算式、所有的微观图景瞬间收敛。
凝成一行行无比清晰的材料设计参数和工艺指令,铭刻在洛珞的脑海中,1580积分简直是物超所值!
洛珞猛地睁开眼,孔中仿佛还有重构模型残留的星光一闪而逝。
他没有半分耽搁,指尖在终端键帽上敲出残影,那份凝聚了“龙鳞-G1”全部心血和希望的技术参数文档如同瀑布般在屏幕上快速写下。
他又检查了一遍关键数据,确认无误后,直接拉动了指挥中心的最高优先级加密通讯线路。
屏幕上瞬间跳出王启明的面孔,背景似乎还在辐照试验平台附近,显然他一直守在那里。
“王教授,停止所有原方案的试错,我这边已经算出了新的参数方案。”
王启明一愣,显然没料到洛珞这么快就有了决定性的进展,而且是“方案”而非建议。
只是……
“算出方案?洛总,您是指……”
他下意识地问道。
“基于流形计算材料学推演的新型复合基板——‘龙鳞-G1’设计规范,以及对应的晶界改性剂‘脉流-B’的突破性合成路径优化方案,我已经发给你了。”
洛珞语速快而清晰:
“核心是七层层状梯度过渡界面结构设计,结合外场诱导原位自组装的全新工艺,预计成品率大幅提升,抗伪弹性崩溃能力提升至少四倍!”
“立刻组织团队,集中全部资源,按照‘龙鳞-G1’方案进行小规模快速验证,我随后就到。”
然而王启明首次面对洛珞的指令无动于衷,只是眼睛死死盯着自己这边终端上瞬间弹出的、篇幅惊人却又条理分明的技术文档。
上面的每一个术语、每一个参数值都冲击着他几十年的材料学认知。
层状梯度过渡?缓冲层MoBC?外场诱导原位自组装?成品率≥75%?
他看着那颠覆传统逻辑却又直指问题核心的设计思路和工艺参数,眼神中的焦虑瞬间被一种狂喜和难以置信的亢奋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