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针指向七点二十,两位主持人并未像往常一样结束播报。
画面切回演播室,男主持人的神情比平时更为庄重,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绷紧在他的嘴角。
今天下午快四点,他们俩才接到这份稿子,只有两个多小时的熟悉时间,他们中途丝毫不敢休息,一直准备到现在。
为的……就是此刻。
“各位观众朋友们,今天是2011年元旦佳节,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大家宣布一个关乎国家未来、民族命运,乃至人类能源前景的重大好消息。”
老伴儿推了推快睡着的老李头:
“醒醒,老头子,好像有大事!”
老李头一个激灵睁大了眼。
女主持人接话,语气坚定而清晰:
“经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委员会确认,我国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盘古聚变示范堆’,已于北京时间2010年12月31日晚,在位于东海之滨的禺谷科研基地,首次成功实现受控核聚变持续燃烧!并获得稳定的能量净输出!”
轰!
年轻夫妇房里传来椅子腿摩擦地板的刺耳声音,年轻的丈夫猛地冲出来,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盯着屏幕:
“可控聚变?点火成功了?!我的天!”
妻子被他吓了一跳:
“怎么了?什么点火?”
演播室背景切换。
不再是喜庆的红色,而是一片深邃的蓝,中央是旋转的金色原子模型,下方一行烫金大字熠熠生辉:
“驾驭恒星的能量——祝贺我国自主聚变堆成功点火!”
屏幕上,国务委员、能源局局长梁敬仁出现在镜头前。
他穿着一身深色中山装,手中并无稿件,但每个字都掷地有声:
“同志们,全国各族人民!2010年12月31日下午6时,是我国能源事业和科技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时刻!”
梁局长的声音微微发颤,饱含了难以言喻的自豪与压力释放后的凝重:
“‘盘古聚变示范堆’成功跨越了聚变点火的科学门槛,获得了持续稳定的燃烧和净能量增益,这标志着,历经半个多世纪筚路蓝缕的不懈探索,我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人类掌控核聚变能源的道路上,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第一步!”
老伴儿激动地拍着老李头的手背:
“听见没?咱们国家搞出来可控核聚变了!”
新闻画面转向一段精心剪辑的介绍。
先是一组远景航拍:凛冽冬日下,黄泽岛上,一座宏伟的灰白色环形建筑坐落在坚实基座上,如同镶嵌在大地的银环。
旁白沉稳:“这就是位于东黄海深处黄泽岛的‘禺谷科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