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系列只更换了涡轮盘和整流罩材料,都是您模型里验证过的”
“我只是有点不好的直觉,就当是我过于小心了吧,不知道能否帮我申请一下,还是得找王院士。”
洛珞却依旧坚持的说道。
“那那倒不用,只不过三方开会碰一下就好,正好明天上午就有一个三方的协调会,到时候我在会上提议一下,应该问题不大。”
见洛珞一言不合就要去找王院士,张工连忙制止,紧接着回答道。
参与长三乙火箭的审查工作,这确实不是他能说了算的,洛珞也并非长三乙项目的人,这次参与的也是长三丙的设计工作。
毕竟他们长三乙火箭属于运载方,而目前的审查和星箭测试是运载,卫星,以及基地的三方联合,所以还需要问过他们的意见。
不过在他看来,通过基本没问题。
换做别人提这种要求,也许会让人觉得有些多心,甚至会怀疑一下对方的动机。
但洛珞毕竟是L—五号模型的创始人,他的担心,哪怕仅仅是毫无理由的直觉,也不是可以轻易忽视的。
“好”
洛珞点点头,火箭还有一个多月才会发射,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随即在几人的陪同下,他们又转了几个实验室看了些相关数据。
不过此时的洛珞,虽然看的还是CZ-3C的数据,但脑子已经全都跑到CZ-3B上了,只是简单的又接待了一些参数,洛珞便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回了航天局安排的招待所。
第二天,张涛在三方的碰头会上主动提出了让洛珞参与核查的事。
果然,虽然大家不觉得有这个必要,但谁也没有反对。
洛珞也就合理的加入了星箭测试的队伍。
翌日,长三乙的实验室里,大批的工作人员聚集在一块,队伍的前方是总体的主任设计师以及洛珞。
在洛珞的建议下,他们没有直奔工厂,而是先看看出厂运输前飞行器的验收试验基本数据。
按照正常流程,运载火箭和航天器在各自的总装厂完成装配后,要进行综合测试。
然后将数据和飞行器一起交发射场,再将火箭各级和航天器组装起来进行测试。
一种是运载火箭在发射场技术阵地,以水平状态进行测试,合格后再把火箭分级运到发射阵地垂直吊装,最后进行垂直测试。
另一种是火箭各级和航天器在技术阵地吊装,测试合格后,垂直运输至发射阵地,最后进行发射前测试。
这次的测试方式是前者,只是还没有进行到这一步。
“会不会有点太多虑了”
队伍里不时传来类似的议论声。